鱼类遗传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9-28 14:10:0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桂建芳 周莉 张晓娟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水产养殖,遗传育种,分子模块,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 20 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产量一直占全球养殖产量的 60% 以上,其成功的经验已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水产养殖在保障全球食品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譬如,美国专栏科普作家 Erik Vance 在 2015 年发表于Scientific American的《为几十亿人养鱼》的专题评述中,认为“中国渔业可救护海洋”。回顾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政策引领和市场推动,又得益于科技创新,尤其是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及其遗传改良生物技术的创建,驱动了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

鱼类遗传育种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的驯养和选择育种的历史非常短,第一个有文献记录的鱼类选择育种实验是在美洲红点鲑中进行的。在我国,则可以追溯到晋朝(公元 266—420 年)对金鱼祖先——鲫金色或红色突变体的选择。正是金鱼爱好者的不断探索,至今已从它们的体色、体形、鳍条、鳞片、头部肉瘤、鳃盖、鼻隔膜以及眼睛等表型的变异中,逐渐选育出现今多姿多彩的 300 多个金鱼品种。

尽管我国的观赏鱼类的选择育种历史悠久,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跟随陆生家养动物遗传育种的脚步进行科学系统的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随着现代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不仅在鱼类基因组和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机理解析等基础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更为重要的是,一系列育种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雌核生殖、性控育种、多倍体育种、生殖细胞移植和借腹怀胎、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模块设计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已纷纷建立并应用于鱼类遗传育种实践。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