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3年09月11日14:3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十二五 规划 纲要 黑龙江 农业 农村经济 产业化 农民增收 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及发展目标

以深入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十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健全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四个提高、三个加强”等“八大建设任务及目标”【“一个创新”即制度体制创新;“四个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支撑服务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把我省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业发达、功能多样、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繁荣、农民生活宽裕、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林业产业、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等五大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基地。到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1、优先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5000万亩粳稻、550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6000万亩工业用玉米、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5500万吨(1100亿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建设规划,突出比较优势强、产业牵动力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专业化养殖生产水平,推进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肉、蛋类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年奶牛存栏、黄牛出栏、生猪饲养量达到350万头、380万头和5500万头。

3、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和合理开发”的方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功能。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和珍贵树种繁育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平均林地生产率由78.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81.6立方米/公顷。

4、规模发展特色水产业。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鱼类种质资源库丰富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界江、界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在冷水资源丰富水域,大力发展大白鱼、鲟鳇鱼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贵特产鱼类品种集约化养殖,培植建设全国知名的淡水养殖主产区和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

5、突出发展绿特色产业。把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开发的重心放在总量扩张、精深加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强化监管上,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蓝莓、食用菌、果蔬、蚕蜂、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整体素质

把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原字号”产品不出省,就地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1、打造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及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重点扶持1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市、县重点扶持70户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

2、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力培植发展大型专用的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高标准建设原料“第一车间”。到2015年,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3、做大做强品牌。以“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同行业、同产品的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标识、产品标准、包装、价格和销售“六统一”,进一步培育、整合品牌,把“五常”、 “北大荒”、“寒地黑土”、“完达山”、“飞鹤”、“九三”、“摇篮”、“龙丹”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我省绿色食品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用绿色品牌,提升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境内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农产品开发基地,加强对俄、对韩农业合作战略升级,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4、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动发展”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和产品、中介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