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报告(全文)

2012年11月09日10:1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 金融运行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金融创新 两强一堡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1年,云南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不断深化金融改革,稳步发展金融市场,积极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银行业健康发展,货币信贷平稳运行

    2011年,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转变理念和经营方式,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创新,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增强对实体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资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辖区金融平稳健康运行。

1.    1,经营实力提升,网点布局优化。2011 年,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稳步提高,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经营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年末资产总额较上年增长16.5%,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较年初减少15.9 亿元和下降0.4 个百分点,资产拨备覆盖率同比提高51.4 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和成本收入比分别达2.1%35.7%。全年新增各类网点机构45 个,新设机构多分布于农村地区,城乡网点布局更趋合理,网点建设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见表1)。

    2. 各项存款平稳增长,单位存款增速较低。2011 年,在企业效益提升相对缓慢及居民理财产品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云南省各月存款同比增速持续小幅回落,但总体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见图13)。年末,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4.5%,其中,人民币个人存款增长16.8%,单位存款增长12.7%,信贷供给相对减少和企业资金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单位存款少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币存款小幅增长,年末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5.1%,全年新增0.5 亿美元(见图4)。

    3.贷款增速有所放缓,结构优化明显。2011年,在稳健货币政策下,云南省各项贷款增速实现了向常态的合理回归,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比上年末下降5.8 个百分点(见图23)。贷款期限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间、区域间分布趋于均衡合理,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由上年的94.8:10.6 调整为74.5:24.4;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在三次产业分布比重为1.9%42.1%56.0%;全年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圈1新增贷款占全省新增贷款总量的65.2%,比上年下降6.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除昆明外的15 个州市新增贷款占全省的比重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有11 个州市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投向重点突出,支持社会薄弱环节和民生改善力度增强,年末全省人民币涉农、中小企业、林权抵押、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6.3%17.3%52.8%84.0%,均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其中,全年人民币涉农、中小企业贷款新增额占全部人民币贷款新增额的比重分别达47.1%28.4%。年末,全省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7.9 亿元,增长17.3%;外币贷款余额34.0 亿美元,增长69.2%

1 滇中经济圈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四个州市。

    4.利率水平有所上升,定价能力逐步增强。2011 年,受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信贷趋紧环境下金融机构议价能力增强等因素影响,全省利率水平不断上行,12 月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上升163 个基点;上浮利率贷款比重逐步增大,全年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小型企业上浮利率贷款占比同比分别上升35.534.323.7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进一步增强(见表2)。全年样本监测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1.9%,同比提高9.9 个百分点,其中农户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15.3%,提高1.4 个百分点。

    5.银行业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类稳健性指标持续改善,资产拨备覆盖率高达180.4%,不良贷款率仅为1.4%。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全省最大的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能力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与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收到明显成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同步提高。服务于农村及中小企业的多层次多功能地方金融组织较快发展,体系不断完备,至年末,全省已成立村镇银行10 家,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373 家,其中已挂牌营业323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银行服务的空白地带。

    6.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2011 年,全省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50.3 亿元,比上年增长201.1%。其中,资本项下结算实现零的突破,结算额达78.7 亿元,贸易项下结算额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 个百分点。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地域范围从上年的8 个国家和地区扩大到包括欧美在内的26 个国家和地区。

专栏 1 整合资源 整体推进 “一创两建”模式力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提升

    云南是农业大省,有3800 多万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3.4%,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水平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1 年,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结合边疆、贫困、山区、民族的省情,在全国首创一创两建” (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模式,将人民银行服务三农的有关政策措施整合,组织全省金融系统全面推动提升云南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在工作开展中,首先是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推动省政府召开全省一创两建工作推进会议,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配套文件,建立了一创两建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监测报告制度,动态掌握一创两建工作进展情况,奠定推动工作的制度基础。其次是明确任务,务求实效。围绕支农、惠农、强农目标,明确农村信贷产品创新、信用建设试点和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任务,组织引导金融机构重点突出地开展创新工作。再次是开展调研,督促指导。行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一创两建专题指导和调研。最后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省各级人民银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向农户和涉农企业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调动农民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积极性。2011 一创两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创新了金融发展理念。整合人民银行各项金融服务职能,将一个创新和两个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推动,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准确把握中央银行履职思路和政策导向的自觉性,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2011 年各金融机构把一创两建工作视为实现自身业务拓展的良好契机,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建立健全信贷产品创新及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创新工作研究和金融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信贷产品不断创新,优势产品做强做大。全省金融机构围绕服务三农目标,因地制宜开发创新信贷产品,先后推出了贷免扶补、经济林木(果)权证抵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费权质押贷款、农用汽车合格证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以及农户住房、宅基地使用权质押贷款等数十种服务三农的信贷创新产品。贷免扶补和林权抵押贷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三是农村支付环境和信用环境明显改善。新型支付工具及业务推广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接入行内系统和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率分别达到93.0%59.8%。农村地区人均持卡达到0.63 张,率先在全国推出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建成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759 个,在烟草、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领域实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电子化支付,逐步引导农村经济实体和农户改变现金结算习惯。同时,为698 万户农户建立纸质信息档案,240.5 万户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评定信用农户416 万户,信用村2586 个、信用乡镇59 个,农村地区征信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是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效果明显增强。在一创两建工作的推动下,云南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支持了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农民金融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 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 4192.7 亿元,比年初新增729.6 亿元,增量和占比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农村地区增加就业人数近50 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5%

(二)证券业创新取得进展,融资规模扩大

    2011年,云南省证券业在艰困的内外部环境中,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夯实发展基础,资本市场服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强。

    1.市场主体业绩下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2011 年,受国际国内证券市场深度调整影响,云南省两家法人券商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11.8 亿元和3.8 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2.6%56.6%。为打破传统业务发展瓶颈,两家证券公司积极创新发展,分别申请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资产管理、基金代销等多项业务,并设立直投公司、基金公司谋求业务7转型,提升盈利能力,年内红塔证券三板主办业务资格获批。

    2.上市公司市值减少,但资本市场新增融资再创新高。年末境内28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853.7 亿元,同比减少33.6%,全年累计总成交金额6870.4 亿元,下降22.3%2011 年,云南省8 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公司债等方式在交易所市场新增直接融资100.3 亿元,比上年增长79.1%,资本市场融资首破百亿元大关(见表3)。



 

(三)保险业发展较快,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2011年,云南省保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业务稳步增长,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服务三农作用突出。

    1.企业规模较快增长,投资业务加快发展。2011 年末,全省保险业资产总额380.6 亿元,增长16.3%;积累各类风险准备金493.2 亿元,较年初增加47.7 亿元。保险业积极支持服务桥头堡建设,平安集团、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分别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服务云南桥头堡建设专项合作协议》,全年保险资金运用进入投资审批或决策程序的达150 亿元,投入使用50 亿元。 

    2.保险业务持续发展,涉农保险服务力度加大。2011 年,云南省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增长11.9%,赔付支出增长26.1%,人身险保费收入仍占主导,但增速低于财产险7.2 个百分点,保险密度较上年提高12 /人,保险业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见表4)。全年云南省保险业共为全省1524.5 万参保农户提供了1174.3 亿元的风险保障,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达2.9 亿元,全省受益农户达46.6 万户,农业保险品种已基本涵盖全省种植、养殖等主要农业支柱产业。

(四)直接融资结构变化明显,金融市场总体平稳

    2011 年,云南省直接融资比重小幅下降,但融资结构较上年变化较大,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子市场交易保持活跃。

     1.直接融资比重下降,企业债同比大幅少增。2011 年,云南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316.8 亿元,占全省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总额的16.2%,较上年小幅下降(见表5)。其中,企业债仅发行10 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20.5 亿元;公司债再次发行,省内两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融资22 亿元。

    2.货币市场交易量减少,资金以融入为主。2011 年,云南省金融机构同业拆借累计成交金额1159.1 亿元,同比减少15.8%;债券回购累计成交金额8826.7 亿元,同比减少29.4%。全年市场资金面趋紧,利率水平震荡走高,市场成员通过采取短期化操作方式净融入资金2037.9 亿元,有效满足了头寸资金需求。

    3.票据融资增长较快,利率水平持续走高。2011 年,在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回收流动性的背景下,云南省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投放总量控制,加大资金运作力度,积极调整票据业务,票据融资规模较快增长(见表6)。全年表外票据承兑额大幅增长40.2%,表内票据贴现额增长5.9%,票据融资总额增长22.5%,年末票据余额增长29.8%。受货币市场利率及票据市场供求变化影响,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持续走高,三季度升幅明显加大,四季度有所放缓(见表7)。

    4.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发展速度减慢,业务结构变化明显。2011 年,云南省黄金交易仍保持相对活跃,但交易量有所下降。商业银行账户金、实物金和代理黄金三项业务累计成交57.7 吨,同比减少12.0%;成交金额196.6 亿元,同比增长13.5%。由于手续费相对较高,商业银行推广力度加大,账户金交易增长较快,全年交易量增长43.0%,交易金额增长81.0%;实物黄金交易因品种和规格不断丰富,对投资者吸引力增强,全年交易量增长90.5%,交易金额增长1.3 倍;而黄金代理业务由于投资门槛较高和受白银业务快速增长的影响,业务出现明显萎缩,全年累计交易量减少71.4%,交易金额减少62.0%

(五)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一年来,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保险业改革发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等10 个规范性文件,全省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2011 年,与九省(区)签署了《社会信用体系共建协议》,明确了共建目标,建立了合作机制;印发了《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全年为7393 户企业新建信用档案;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220 个乡镇开展试点;上线了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和实现农户信用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基础。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着力推动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提升支付风险管理能力,扩大银行卡应用范围,积极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全年银行卡跨行累计交易2708.5 亿元,增长37.6%,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已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1886 个,建成开通759个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反洗钱和反假人民币工作深入开展,全年首次完成对91 家金融机构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评估工作,新增150 个反假义务宣传站,有效遏制了假币犯罪。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1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云南省紧紧围绕两强一堡2发展战略,在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上狠下功夫,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云南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7%(见图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957 元。

(一)投资、消费保持活跃,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2011 年,云南省投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协调性逐步增强。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渐趋优化。2011 年,云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跃上7000亿元新台阶,达7109.7 亿元,增长27.4%(见图6),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投资结构调整为4.0:31.2:64.8,第三产业投资比重继续增大。投资向重点行业聚集的趋势明显,电力、水利、教育、公路运输等八大重点行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5.4%。民间投资的贡献度不断上升,完成投资占全省投资的51.1%,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9%。全省规模以上投资资金来源6246 亿元,增长15.2%,其中自筹资金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为58.4%,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

2两强一堡指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