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全力提升服务业水平。积极筹措专项扶持资金1.67亿元,大力推进华南城、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大商汇商贸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商贸物流建设项目,加快促进服务、商贸、会展、旅游等行业发展。大力实施“引金入邕”战略,扶持壮大地方金融企业,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下达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96亿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1.23亿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0.49亿元,刺激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有力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市财政筹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2亿元、发展农业生产资金3.3亿元,惠民补贴资金7.2亿元,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土地治理、农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3.着力抓好筹融资工作,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011年,中央继续实施紧缩的信贷政策,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监管,我市筹融资工作的面临巨大困难。通过积极整合投融资工作力量和资源,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年共筹集城市项目建设资金147.21亿元。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主题活动,保障五象新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4.着力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
一是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全年市财政多渠道筹措并按进度拨付20项为民办实事资金33.51亿元,确保了教育、卫生、社保、安居等20项惠民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全市累计拨付养老、失业、医保、工伤、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保基金46.9亿元,拨付就业扶持资金1.03亿元。及时拨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孤儿养育等专项资金1.33亿元,确保全市215967名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调控经济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控制物价过高过快上涨。拨付定点限量限价销售猪肉专项资金0.34亿元,积极落实食用油定点销售工作补贴、蔬菜应急调运等各项资金,保障猪肉、蔬菜等商品的应急供应。三是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财政筹措资金28.14亿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积极落实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贴标准配套资金。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全市筹措教育资金超过50亿元,确保达到自治区核定我市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目标。重点安排教育基建计划24.95亿元,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建设。筹集邕江大学新校区项目建设资金6.5亿元,支持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拨付0.48亿元贫困县免费营养改善专项资金,使马山、隆安、上林三个贫困县共计137343名学生享受到“免费营养午餐”。五是扎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2011年共筹集保障性安居建设资金15.48亿元,有力确保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其中补助县区廉租住房建设资金0.22亿元,不断加大对县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六是大力支持文化体育发展和科技进步。全市共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5亿元,加快推进南宁孔庙一期、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和市民族艺术基地、南宁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支持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扶持100支村屯社区文艺队和“百戏下乡”文化活动,不断促进全市文化繁荣发展。全市安排科技支出3.8亿元,重点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保障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发展。
5.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推动财政管理水平提高。
一是积极配合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理顺市与自治区、市与县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明确自治区、市对下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分配与拨付方式。二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整合转移支付项目,加大转移支付投入,缩小城区间财力差距,平衡区域间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三是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统一部署,继续深化我市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及公共卫生及医疗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四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缴等财政改革,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五是全面铺开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通过向自治区积极争取,我市12个县区全部列入自治区2011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区。全市全年共实施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478个,项目总金额2.06亿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近1.11亿元。六是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统计的政策把握能力,逐步建立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切实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2011年全市各项财政工作完成较好。这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扎实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市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全市经济综合实力仍不够强,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财政收入增速趋缓,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加强研究,创新思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2年全市与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2012年全市经济财政形势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向全区人民描绘了未来十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5年我市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2015年南宁市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
2012年全市经济财政形势总体良好,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从有利条件看:一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北部湾开放开发以及“富民强桂”战略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将从政策上对我市经济财政发展给予支持。二是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做出掀起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新高潮的决定,我市将进入城市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新区内的文化产业城、体育产业城、健康产业城、龙象谷等大型项目启动建设,总部基地及金融街、文化街、民族风情街“三街”等项目稳步实施,将为我市经济财政增长创造契机。三是中国南车、富士康、华南城、康师傅、“双汇”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落户南宁,南宁科技园一期开工,这些项目的有效推进将在未来数年形成服务业、交通物流等优势产业,为我市经济财政增长添加良好预期。四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随着轨道交通、“中国水城”、五象新区基础设施等重大城建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富士康、五菱桂花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南宁电厂、华南城、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板带型材、劲达兴纸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将为我市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从不利因素看:一是中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从紧,房地产市场对财政增收、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二是工业税收增速趋缓。受电力供应紧缺、融资难、流动资金紧张、生产成本上升、产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市企业利润增长受到影响,工业税收上涨空间受到挤压。三是政策性减收因素对2012年税收收入的影响加深。受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固定资产税收抵扣以及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鼓励台资企业投资、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等诸多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再加上2012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将出台一些结构性减税政策,预计2012年的政策性减收会大幅增加。四是受用地制约和国家调控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总体来说,2012年我市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有利于财政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从支出方面来看,2012年财政支出压力大、刚性强,主要体现在:一是要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增支需求和教育、科技、农业等支出法定增长以及财政教育支出占比要求,并确保文化、医疗卫生等支出增幅达到自治区有关规定。二是要保障惠民生各项社会事业支出,继续加大对教育、农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就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三是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五象新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大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四是要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及我市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各项刚性政策性支出。因此,2012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将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