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1年06月14日10:0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2010年 科学发展观 酸雨分布 核与辐射 十一五 地表水污染 减排 环境执法 重金属污染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气候与自然灾害

气候状况

  2010年,中国气候形势复杂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本世纪以来之最。全国降水偏多,但季节和区域分布不均,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年平均气温偏高,季节转换总体偏晚,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

  气温分布  201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9.5℃,较常年偏高0.7℃,为1961年以来第10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14个偏高年份。除东北及河北东北部、新疆北部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青藏高原及新疆南部和东部、甘肃中部、宁夏大部、云南、四川南部等地偏高1~2℃。

1961~201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201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

  2010年,中国平均年高温日数11.1天,较常年(7.0天)偏多4.1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南方大部、华北中西部、黄淮西部及新疆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偏多5~15天,其中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福建西南部、海南北部等地偏多15天以上。

  雨量分布  2010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681毫米,比常年偏多11.1%,为1961年以来第2多。华南大部、江南大部年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东北大部、华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一般有500~1500毫米,全国其余地区不足500毫米。

1961~2010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变化直方图(毫米)

2010年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毫米)

  与常年相比,除内蒙古东部、云南中东部等地降水偏少10%~50%外,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其中东北中南部、西北中西部、江南大部及黑龙江东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河南中西部、陕西南部、内蒙古西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福建大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海南大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和西部偏多10%~50%,新疆、青海、辽宁、吉林的部分地区偏多50%以上。

自然灾害状况

  气象灾害  2010年,气象灾害属于明显偏重年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年初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秋冬春特大干旱;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罕见冬春持续低温;新疆北部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雪灾。高温突出,初夏东北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5月至7月华南、江南遭受14轮暴雨袭击。7月中旬至9月上旬北方和西部地区遭受10轮暴雨袭击,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因局地强降水引发严重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热带气旋登陆比例高,影响区域集中,台风“灿都”、“凡亚比”造成损失较重。10月海南出现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降水量异常偏多,暴雨灾害频发。2010年,全国年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21.5%,为1961年以来第3多。暴雨过程频繁,降雨强度大,导致多流域汛情并发。1月至3月,江淮、江南降水过程频繁,江西、浙江等地3月初出现历史罕见早汛。5月至7月,中国南方出现1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造成多流域发生严重汛情。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中国北方遭受10轮暴雨袭击,吉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等江河汛情严重。10月上中旬,海南出现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平均降水量达1060.1毫米,平均暴雨日数6.6天,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强降水导致多个县市严重内涝。

  ——局地性、突发性强降雨天气多,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6月27日~28日,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降水量达260.4毫米,造成重大山体滑坡;7月17日,局地暴雨引发云南巧家县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7月27日,暴雨造成四川省汉源县严重山体滑坡;8月7日,甘肃舟曲县出现局地突发性强降雨,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77.3毫米,超过舟曲县8月平均降水量,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8月12日~15日,局地暴雨过程造成四川汶川、绵竹、都江堰等地发生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

  ——区域性和阶段性少雨明显,西南等地出现历史罕见旱情。2010年,中国降水总体偏多,但区域性和阶段性少雨明显。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西南地区持续少雨,气温显著偏高,云南、贵州降水量均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少值,西南地区发生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特大干旱。6月至7月,华北及内蒙古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其中内蒙古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高温少雨导致出现明显夏旱,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干旱持续到10月。10月,华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黄淮地区偏少8成以上,山东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少,黄淮、华北发生秋冬连旱。

  ——阶段性低温明显,低温冷害和雪灾严重。2010年,全国低温冷害和雪灾受灾面积偏大。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冷害,京津冀地区平均气温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东北三省为次低值。1月至3月,新疆北部平均降水量9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倍),平均降水日数3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近2倍),均为历史同期最大值,新疆阿勒泰最大积雪深度94厘米、富蕴88厘米,均突破冬季历史极值,强降雪导致新疆北部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雪灾。12月,全国性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其中9日~16日从东北到江南、华南出现罕见的初冬寒潮天气过程,南方出现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灾害损失严重。

  ——热带气旋登陆比例高,影响时段和区域集中。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个数是建国以来最少的一年,但全年有7个在中国华南沿海登陆,登陆比例达到50%,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台风生成时间和登陆地点集中,8月底至9月初近10天内有5个热带气旋生成,全年有5个热带气旋在福建沿海登陆。强台风“凡亚比”登陆台湾时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给广东、台湾等地造成严重影响。超强台风“鲇鱼”是近20年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出现的最强台风,同时也是2010年全球范围内生成的最强台风。

  ——气温总体偏高,高温天气为近50年最多。2010年是中国连续第14个气温偏高年,夏季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高温天气频繁、强度大、范围广,全国平均年高温日数为近50年来最多,海南、云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高温日数同为1961年以来最多。6月,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出现罕见高温天气,多地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7月下旬至8月下旬,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造成全国多地电力负荷连创新高。

  地质灾害  201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0670起,造成人员伤亡3449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际发生地质灾害中,滑坡22329起、崩塌5575起、泥石流1988起、地面塌陷499起、地裂缝238起、地面沉降41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382起。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西南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发生数量居于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江西、湖南和福建;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甘肃、陕西和云南;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居于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陕西、四川和吉林。

  地震灾害  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17次,有10次地震灾害事件,共造成中国大陆地区约85万人受灾,2705人死亡,270人失踪,11088人受伤;受灾面积约30759平方千米;造成房屋3562151平方米毁坏,1069406平方米严重破坏,3350522平方米中等破坏,1073050平方米轻微破坏;直接经济损失235.70亿元。

  海洋灾害  2010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892平方千米。引发赤潮的生物共19种,其中东海原甲藻引发的赤潮次数最多,引发的赤潮累计面积最大,为4539平方千米。2010年,黄海海域发生浒苔绿潮灾害,与上年相比,黄海沿岸海域浒苔最大分布面积约减少50%,实际覆盖面积约减少75%,浒苔绿潮灾害明显减轻。

  2010年,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了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黄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范围有所增加,南海部分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渤海和东海监测区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范围基本稳定。

措施与行动

  【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和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2010年,中国启动应急响应31次,累计应急时间208天。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装备加强实时监测,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国85%以上乡镇,新一代天气雷达增加到164部,建成121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实现极轨气象卫星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和静止气象卫星双星观测和在轨备份,多次启动区域性、阶段性加密观测,实时监视天气发展变化。2010年,中央气象台共发布寒潮、暴雨、海上大风、台风、干旱、高温等各类气象灾害预警967次。针对需求,不断提高决策服务水平,努力做好暴雨、干旱、低温、暴雪等重大气象灾害和地震、山洪、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强化沟通合作,部门应急联动显成效,与国土资源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旅游局、国家电网公司等签署了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预警等技术研究,提高了气象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加快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气象为农服务职能,积极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与农业部门实时沟通会商,为春播春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以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与山西、安徽、湖北、河南、广西、四川等省(区)政府签署了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省部合作协议。2010年,完成中国天气网南方主站和31个省级站建设,中国天气网日点击率稳定在千万次左右;建成了31个省级气象服务热线电话。建设8万个农村高音预警喇叭,59100余块农村气象电子显示屏,18460个气象信息服务站。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共同签署《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支撑体系,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举行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五条线”和“五到位”建设,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加强重点地区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 强化三峡库区25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和3049处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组织百名专家赴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和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166起,安全转移9.6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抗洪抢险工作】 2010年,适时转移台风影响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受洪涝灾害威胁区和发生严重险情的水库下游区群众1706万人次,解救洪水围困人数近百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在2010年8月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指导抢险救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水电部队投入1000多兵力和200余台套大型施工机械,昼夜奋战,攻坚克难;水利部紧急调集120多名水利专家和抢险突击队,采取“挖、爆、冲”相结合的抢险措施,经过参战各方连续20多个日夜顽强奋战,迅速排除堰塞湖险情,疏通淤堵河道,圆满完成了抢险任务,为灾区群众重返家园、恢复生产生活及开展灾后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体系建设】 加强地震台网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力,网络系统运行率在95%以上,日产数据和产品约30G;完成30个重点台站的环境优化改造。地震信息数据共享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注册用户已达4400多人。发布《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对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范围,监测台网的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等作出了规定。编制完成《“十二五”地震灾害防御规划》、《“十二五”防震减灾宣传规划》和《“十二五”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规划》。全年办理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行政许可和城市地震小区划审批3000余项。全国累计建设抗震民居示范点20000多个,抗震民居660万户,2010年新增抗震民居示范点6000多个,新增抗震民居70万户。指导支持各地共约50个城市积极开展活断层探测、小区划、震害预测和抗震性能普查等防灾基础性工作,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防震减灾。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7.1级特大地震,造成2968人死亡和失踪,11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8.47亿元。震后5分钟完成定位,2分钟测定余震,及时发布地震参数、震源机制等多种地震监测应急基础产品,出动各类救援队伍2.3万余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先后实施了海地、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巴基斯坦洪水等4次5批救援,实现了“一队多用”。

  【重大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2010年7月16日18时,中石油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大量原油泄漏入海,导致大连湾、大窑湾和小窑湾等局部海域受到严重污染,对泊石湾、金石滩和棒棰岛等十余个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景区,三山岛海珍品资源增殖自然保护区、老偏岛—玉皇顶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金石滩海滨地貌自然保护区等敏感海洋功能区产生了影响。事件发生后,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协调指导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和监视监测工作,在各方通力协作与不懈努力下,海上溢油得到迅速控制和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至9月7日,事故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基本降至事发前水平,长山列岛海珍品养殖基地未受到油污影响,溢油未进入渤海和公海。

  注:本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地震灾害外,均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