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天津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预算草案报告

2011年04月28日14:2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预算执行 科学发展观 惠农政策 保税港区 粮食直补 转企改制 房价调控 零就业 计划生育奖励 优势水产品

 

(二)预算执行特点及财政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市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深化财税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财政持续增收格局进一步稳固

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拉动下,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辖区总收入4353.9亿元,增长46.2%,其中:上缴中央消费税、增值税、关税等收入2375.5亿元,增长49%,对中央财政贡献创历史新高;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909.6亿元,增长6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各月累计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财政增收基础不断稳固,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格局逐步形成。

一是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显现。全市940个重大项目已有450个项目陆续投产达产,累计实现税收170亿元,当年实现的地方税收占全部新增税收的30%。

二是优势产业和服务业对税收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汽车制造、石油石化、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行业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

三是各区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区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47.3亿元,增长30.6%,其中滨海新区收入增长35.3%。区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985.4亿元,增长33.9%,其中有4个区县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

四是财政增收机制不断健全。财税部门积极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强化目标责任制,完善现代化征管手段,推进税收源泉控缴和属地化管理,健全收入分析、评估、监控和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2.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7亿元,增长20.2%。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5万人。完成1018户三类困难企业退出和56万名职工整体安置任务,累计偿还职工债务58亿元。积极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18项政策措施,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增加城乡低保、五保户、优抚对象、困难家庭补助和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房价调控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650万平方米,向7.5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房补贴。落实保障供应稳定物价8项措施,健全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实行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教育支出217.7亿元,增长25.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678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加固及功能提升,建成25所优质幼儿园,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保安监控系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规划全面落实,“211工程”三期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高校债务化解工作进展顺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健全。

文体传媒支出23.7亿元,增长20.4%。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天津文化中心工程进展顺利,曹禺故居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成开放,新建1668个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新建提升改造392个社区文化室。全面实施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文艺团体、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单位改制重组。推进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发展,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筹备工作有序开展,建成30个体育公园和1350个城市社区、农村健身园。

医疗卫生支出69.7亿元,增长28.6%。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5%以上。推进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大总医院二期、人民医院二期等建成使用,医疗设施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免费提供疾病筛查服务,加快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支出357亿元,增长38.9%。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津秦客运专线等7条铁路加快实施,京沪高铁天津段完成铺轨,天津西站主站房主体结构完工,地铁2、3、9号线建设进展顺利,天津大道、津芦公路等一批交通要道建成通车。积极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取消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充分运用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全面实施公路改扩建和大中修工程,整修城镇道路2378公里和农村公路1000公里。大力支持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修建筑1.1万栋,新建提升改造绿地39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26万亩,治理河道29条,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29座,城镇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1%。累计拨付陕西对口支援地震灾区资金20.4亿元,提前一年高质量完成三年援建任务。

公共安全支出85.1亿元,增长15.8%。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增加公安消防、工商质检、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专项经费,集中装备了一批消防特种车辆和设备,处置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

3.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

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积极推进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支持新区拓展离岸金融、综合保税等业务,吸引天津金交所、快钱金融、船舶基金等一批金融类企业进驻,推动于家堡金融区加快建设。理顺新建功能区税收征管关系,设立滨海新区国家金库,为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体制环境。实施以港养港、航线培养、机场补贴等财税扶持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港口、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新区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功能区扶持政策,加强财税综合服务,支持新区“十大战役”建设。

支持科技创新和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和企业发展支出146亿元,增长22.6%。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清理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深入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全年累计为企业减税减费60亿元。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工程,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建成运行,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新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综合运用财政资助、税收优惠、贷款贴息、信用代偿等政策手段,支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进80项自主创新项目加快实施,累计开发新产品536项,专利申请2.5万件,超级计算机、巨型子午线轮胎装备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6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工业、建筑业等五大领域节能工程,节能降耗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财税政策体系,大力促进金融改革创新,支持设立天津农村商业银行,引进韩国外换法人银行、兴业租赁等金融机构,推进与海航集团全面开展金融领域合作,促进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等产业金融加快发展。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信息咨询、服务外包、中介会展及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一期投入使用,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矿业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天津展取得圆满成功。安排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府补贴,增加商贸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大力支持楼宇经济发展,全市商务楼宇达到231座,其中税收“亿元楼”25座。

支持农业加快发展。农林水利支出57.8亿元,增长23.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8.1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比重达到83%。支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1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20个现代畜牧养殖园和12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项目进展顺利。健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当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达到277个。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推进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5亿元。积极支持示范小城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新建农民还迁住宅700万平方米,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巩固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化肥农药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继续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4.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部门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健全财政制度体系,加强项目预算管理,强化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当年部门项目预算全部落实到使用单位和具体用途,后续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并实行项目备选,预算批复率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收支脱钩制度,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认真执行关于厉行节约的政策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公车购置、公务接待、因公出国、节会论坛等开支,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资金需要。

运行监控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绩效评价等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全年集中支付总额达到707亿元,同比增长49.4%;政府采购规模135.8亿元,资金节约率17%;财政投资评审项目370个,核减项目预算4.2亿元;对15个部门的项目预算执行实施绩效评价,与预算捆绑的应用机制逐步健全。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清理“小金库”1.8亿元,强化单位银行开户管理,加大公务卡应用力度,努力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财政信息公开取得成效。建立预算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市级预算公开范围,全面公开政府预算报告、预算报表和有关部门预算草案。积极推进重大民生事项公开,主动公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重大民生支出的预算安排情况、管理制度和分配办法。推动预算执行情况的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报告。健全预算公开工作协调机制,畅通公开渠道,确保顺利实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