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这个群体不超过1200人。他们是“金领中的金领”,平均年薪在150万以上;他们的签名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上市与否;他们是证券公司眼中的摇钱树……
以下是一则券商于近日发布的招聘启事:
“招聘保荐代表人;能够独立主持保荐项目各个阶段工作,履行对发行人的尽职调查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等职责;任职要求,拥有中国证监会注册的保荐代表人资格;薪酬待遇,公司提供每年不低于120万元薪酬福利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这个被叫做保荐代表人的群体,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只有不到1200名,一家公司要上市,除了要请保荐机构——券商进行上市辅导外,还必须请他们来做保荐代表人。
他们的保荐很重要,如果没有他们最后在项目的签字,即便是保荐机构同意,公司上市也没戏;他们工资很高,最高年薪可达几百万;他们很抢手,很多投行、券商都需要“抢”他们来“撑门面”;取得他们的资格很难,想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必须经过“万里挑一”。
如果他们犯了错,结果也很严重。近日,因为对自己的执业经历进行虚假陈述,东方证券的林霖、平安证券的王志妮被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由于隐瞒任职情况,国盛证券的张庆升被证监会施以12个月内不受理其具体负责保荐项目的处罚。
这是自2004年,中国内地实行保荐代表人制度以来,监管层首次对违规保荐代表人进行处罚。
一家在北京的小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引入保荐制度的初衷,是想让在证券发行环节担当‘第一看门人’角色的保荐代表人能够选出更具潜力的公司上市,并对其进行督导。现在,经过保荐代表人的推荐,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质量究竟有何提高尚无法证实,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群以年薪百万以及伴随高额‘转会费’、‘安家费’等众多特殊待遇的‘特权阶层’。”
考出来的“第一看门人”
如此重要的关键职位,如何产生?
答案:一次考试。
刘志翔,某券商投行部的工作人员,2008年12月通过中国证监会组织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并随后在公司得到了负责项目签字的机会。
在刘志翔眼中,被处罚的3个保荐代表人“很可怜”。因为他清楚,要取得保荐代表人的资格有多难。
中国的保荐代表人制度实施于2004年,至今总共组织过5次考试,除首次保荐代表人通过率约40%外,此后,监管层严格控制保荐代表人的数量,2005、2006、2007、2008年的参考人数分别为1549、1900、2300、3514;而通过率分别仅为9%、5%、10%和18%。
“这样的通过率使得保荐代表人一出生就成为资本市场中的稀缺人种。”刘志翔说,保荐代表人的工资除在金融危机遭遇不同幅度的下降外,是属于“金领中的金领”。
在刘志翔所在的证券公司里,很多有3年以上投行经验的员工最近都在紧张的复习,准备参加12月份的保荐代表人考试。对此造成的怠工,公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通过考试后的一年内,只要作为项目主办人在一个项目上签字,就可以注册为保荐代表人。”刘志翔说,“只要能通过考试,工资和身价就能翻倍。而保荐代表人越多,公司就能拿到更多的项目。”
即便在遭遇金融危机,各家券商净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对于保荐代表人的热情依然不减,且用人成本屡创新高。与之相伴的问题是,“在我们公司里保荐代表人与非保荐代表人的工资差价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加入到了保荐代表人的考试大军中。”
一位准备参加12月份考试的证券公司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对考试的准备“早就开始了”。据其介绍,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指定的全套教材有14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