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60周年日渐临近,红色题材收藏在全国各地越发红火,红色藏品的身价也在历史意义与怀旧情感中扶摇直上。如今,一些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藏品,在成都的市场价与去年相比也已经实现翻番。
像章、纪念册 最高涨了上百倍
昨日,记者走访了冻青树邮币卡市场和部分古玩收藏市场。
一位在冻青树经营收藏品的店主告诉记者,最近来交易红色收藏的人比前几个月有明显增加,尤其是毛主席像章、文革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人物特色的瓷器、带有毛主席肖像或形象的红色油画很受欢迎,“今天上午还有客人专门来买毛主席的像章。”
据了解,专门冲着红色藏品而来的买家,年龄大多数在40~50岁之间,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个年代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位店主还介绍,平时来店里买毛主席像章和红色纪念品的人并不是太多,但今年恰逢国庆60周年大庆,意义非凡,大约从3月份开始,就经常有顾客专门来挑选这类藏品。
在走访的几家收藏品店铺里,记者了解到,尤其是最近3个月,除了毛主席像章,一些红色报刊和画册也开始热销起来。一位专营文革时期藏品的老板表示,现在刊有革命题材文章和照片的旧报纸已很难买到了,店主甚至需要提前帮老顾客预约,一旦有货就立马电话通知老顾客,“比如一本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八一南昌起义’画册,现在少说都要卖到150元。”
据了解,在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红色收藏都借着国庆60周年的东风火了一把。如《闪闪的红星》等电影版本的革命题材连环画,当时售价0.2元/本,如今都要数十元一本。此外,如1971年出版的样板戏唱片《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当时售价1元/张,塑料(9635,-175.00,-1.78%)薄膜的只要0.33元/张,如今每张要30~50元。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行的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巨人之声》录音带,当时售价每盒5元,如今市场价是500元。国庆10周年、20周年纪录片电影胶片,2006年市场价是1000元,如今已经涨到1万元左右。
老报纸洛阳纸贵 纪念币预订一空
在众多红色藏品中,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报纸更是堪称“洛阳纸贵”。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和革命师生、1974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次套红,这些报纸如今市价约1000元;1968年刊登毛主席最新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那张《解放日报》、1958年10月29日刊登志愿军凯旋归国的《人民日报》,市价也都涨到了500元,而当时每张报纸售价0.04元。
而记载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报纸,已经达到千金难求的地步。据专家介绍,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市价1万元一份,同日的《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也达到8000元/份。
除了具有时代纪念价值的“老古董”分外吃香外,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各类纪念币也大受欢迎。尤其是央行版的国庆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上周三正式发售,记者从一些零售商和专业成交网站上了解到,其市场价已经比标价上涨了近一倍。
“现在1公斤纪念金币开价60万元(标价33.8万元)都收不到货。”中国金币总公司成都特许销售商一位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这个零售点所有一手国庆60周年纪念币,已经被会员客户预订一空。
警惕风险:
国庆一过 纪念币或大跌
面对眼下正当红且种类繁多的“红色收藏”,不少投资者赶着在国庆前入手,疯狂追涨。但省收藏家协会一位熟悉金银币市场的专业人士提醒:谨防国庆题材透支,千万不要盲目追涨。
他表示,实际上发行国庆纪念币早在1979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30周年,我国首次发行了国庆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这一传统随后被沿袭下来,其中,“新中国成立50周年金银纪念币”由于第一次推出5盎司(约116.7克)金币和5盎司银币,加上时值市场集币热情高涨,因此5盎司金币最高时曾一度达5万元/枚,而当时的国际金价仅为66元/克左右。
“如果仅仅是出于投资的目的,打算爆炒之后就出手,那么承受的投资风险可能较大。”这位省收藏家协会人士指出,因为国庆题材的藏品从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炒作,到目前价格已经被透支了,国庆节一过,价格很可能大幅回落。
该人士表示,国庆纪念币之所以受欢迎,一是黄金(224,-0.29,-0.13%)本身的保值功能,二是所谓的纪念收藏价值,但现在一枚1公斤金币就出现接近一倍的溢价,“如果盲目跟风,很可能买在高点被套,还不如选择购买5盎司的金币,发行数量也不多,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此外,对于一些文革时期口号标语类的藏品,该人士也建议不宜收藏太多。他表示,这些藏品大多是纸制的,不易保存,而且可看性不算太好,作为藏品来说意义不大。
名词解释:红色题材
主要指1949年至1976年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它们带有特殊年代的印记,比如在构图上,突出领袖和英雄人物;在造型上,舞台化倾向明显;在色彩运用上,“红、光、亮”是其典型的特征。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些作品,虽然它们的表现手法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甚至已被时下画坛放弃,但“红色题材”作为那个时期的艺术产物,见证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状态,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