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9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近日开始,学校今年首次明确规定学生如有吸烟、酗酒、网络成瘾、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或者有电脑、高档手机、名牌服饰等,不能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
在这些预设的条条框框中,拥有电脑成为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拦路虎”,最令人诧异。不说很多高等教育专业都开设有计算机相关课程,电脑不过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必要工具,即使从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植根社会、广泛影响社会生活的维度考虑,电脑以及网络也只是当代年轻人认知社会的工具之一,并非太过奢华的高端消费。
今日电脑成为衡量大学校园内贫困生的游标卡尺,与昔日手机作为不能申请奖学金、助学金的条件,如出一辙。只不过,手机作为当前异常普及的通讯工具,揣到大学生的口袋里已经渐渐为高校的管理者所认同,所以审视学生贫困与否不得不加上“高档”的附加条件。于是电脑取代了普通的手机成为新的“脱贫”标识,政策已经罔顾电脑的高速普及和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宏大背景。
我们寄望于青年一代,不是要让他们重走物质匮乏之路,从而保持闭塞单调的朴素品质。开放、多元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应该培育青年一代的激情与梦想、好奇与探知、责任与担当,这其中,即包括对电脑这样现代生活工具的渴求,也有通过网络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表达。有没有电脑与贫困与否并不必然关联,也不能直接表征是否励志,而关键要看电脑是否也“高档”,用途是否只“网游”。
进一步来看,《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虽然针对的都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但是在具体的申请条件中均有五项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等同等重要的申请条件。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中,将家庭贫困作为了观测的核心,而对家庭贫困的衡量,又简单地落到了是否拥有电脑这样如此直观的外表上。
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反映了目前一些高校在诸多评价体系上的呆板僵化。应该明确的是,一把尺子量尽所有人,既忽视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创新素养培育。千人一面的要求固然稳妥,却也很容易沦为平庸。
所以,从电脑成为学生贫困与否的新的分水岭上,既需要反思这个要件的科学性,更需要反思高校种种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不打破僵化的评价思维,很难走出从手机升级到电脑的评价怪圈,最多不过是在不久的将来如对待手机一样打一个“高档”的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