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利高地”变成“创新产出高地”
前几天,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收到了浙江某制药企业的感谢信,缘由是中心出具的专利分析报告,帮该企业避免了一次侵权纠纷。在长三角地区,类似的知识产权“来来往往”现象已十分常见,在界面更宽广的跨地区“棋盘”中,苏浙沪三地的专利人和企业得到了更多发展空间。
作为知识创新集聚区域,长三角地区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一直在全国占有较高比例。2006年,苏浙沪三省市的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24.8%,其中发明专利占全国总量25%,高校专利申请量占全国高校申请总量的34.1%。三地达成共识:要把“专利高地”变成“创新产出高地”。从2005年起,包括南京、杭州、扬州、上虞等在内的20个城市,陆续加入知识产权服务合作联盟中,“大棋局”的雏形渐渐清晰。
最近,70多岁的上海市民老杨特别兴奋。他发明的一项埋地式变压器技术,被列入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重点项目后不久,就收到了来自江苏宜兴的佳音,眼下正进入合约签署阶段。老杨感叹,以前总觉得“长三角3小时经济圈”的概念离自己很远,通过这次专利实施,才真切体会到“棋盘越大,机会越多”的道理。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仅由上海牵头举办的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大型推介活动已达数十次,推介项目1100多项,已有280多项初步达成协议。
不仅仅是上海输出专利技术,江苏、浙江的项目也在你追我赶。在成立不久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交易中心挂牌的100余个项目中,来自苏浙的高校、科研院所项目占50%以上。中心还参与了其中部分优秀项目的产业化工作,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合作申请一类新药证书、与宁波仁健药业公司合作开展GMP认证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
跨地区行政执法,降低维权成本,是这盘“大棋局”又一法宝。浙江有位专利权利人在上海发现有侵权产品出售,浙江省知识产权部门收到维权请求后,立即转交给上海知识产权部门处理,最终仅花三个半月就完成了调解。如按照传统的属地化管理模式,同样的侵权事件,维权人需先向上海相关部门提出请求,维权成本相对较高。
活跃的中介市场,是让“大棋局”活起来的关键。长三角地区虽有数百家专利代理公司,但能在专利诞生后参与“包装策划”,从而帮助找到投资者的专业服务公司仍寥寥无几,影响了区域内专利交易和实施的效率。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认为,知识产权服务类企业离市场最近,又有利益驱动,是促进知识产权实施、交易的一支“生力军”。未来几年内,苏浙沪三地相关部门将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专利包装公司”落户。(记者 章迪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