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五月份中国CPI同比涨3.4% 创两年来新高 预期再次加息调控  -中国通过电力加价 减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钻井将零排放 -中国新特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区:优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称东线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造价超4亿$ 伊朗希望在华储油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将再遭暴雨袭击 -制止择校费是城市义务教育治理重点 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 -央行新规:切断恐怖融资链条 包括安理会决议所列恐怖组织 全文 -中国城市环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06年城市环境考核结果发布 -中国航空打造西部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开办入境口岸签证 -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 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国办:集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7月15日前需完成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向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必须调整”。这次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工作,将在7月15日前完成。

近年来,在行政审批制度运行中,暴露出种种弊端。笔者在某制药企业曾经看到,花数百万元资金进行改造的先进生产线闲置着,正在运行的生产线设备陈旧,工艺老化。一问才知,不进行技术改造,拿不到主管部门对生产工艺的审批,药品质量没有保证,就不能开工生产。而一旦拿到审批,就“万事大吉”,怎么生产全凭企业“自律”。难怪在一些药厂出现了“批准的工艺不生产、生产的工艺未审批”的怪现象,给药品安全埋下隐患。

在药品生产、土地管理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必要的审批对保证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有重要的规范、引导作用。可问题的关键是,有的部门关注的是权力本身给予个人和部门的自由裁量度,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部门利益,而不是权力要求的标准、程序、制约、监督等,容易造成行政审批权的滥用。

其结果是,一方面,缺乏制约和监督的审批权,常常给不轨企业以可乘之机。一些企业大肆编造假资料、假数据,蒙骗“审批官”。在制药行业,就有企业用几乎完全编造的假数据冒充新药及其临床效果,骗取审批。如果审批机关的眼睛仅仅盯在权力上,对审批内容缺乏现场审核和后续监管,或者审批权、监管权、处罚权合一,相互之间没有制约,审批就难免流于形式,漏洞百出。

另一方面,审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到位,会导致权力配置不合理,标准不完善,程序不严密,过程不透明。久而久之,商业贿赂大行其道,有的“审批官”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滑向腐败的深渊。郑筱萸、曹文庄等近年来落马的贪官,就是审批权力滥用的典型。

由此可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深化。现在,一些行政机关仍然掌握着大量的行政审批权,其中不乏因为运行不规范而沦落为摆设的审批,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这就需要在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开审批进展,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特别要在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完善监管制度。

可喜的是,已经有部分地区和部门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公示,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只有将审批置于“阳光”之下,才能让审批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把关”作用。(富子梅)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中国原则停止矿业权行政审批 将实行招标拍卖
国务院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
取消58项行政审批 保监会开启新一轮监管改革
中国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 行政审批项目已减半
国务院取消406项行政审批项目241项涉及经济
国家工商总局取消轿车经营等22项行政审批
国家外管局公告:取消的26项行政审批项目一览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行政审批改革突破遇尴尬 各省将试点行政许可局
国家将向部分药企派驻监督员 调整行政审批权力
中央部门集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部分权力将下放
关注行政审批改革:这些审批权 争议何时休?
关注各地行政审批改革:从项目最少到时效最快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年底将竣工下线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涝已致66死12失踪 近900万人受灾 降雨仍将持续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