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它们每年为全球人类提供了22%的动物蛋白,许多海洋生物还具有重要的药用及工业价值。中国海域现已记录物种20278个,隶属于44门。有许多是中国特有物种或世界珍稀物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库氏砗磲,以及鹦鹉螺、绿海龟等等,具有重要的自然保护价值。
威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过度利用:过度利用引起物种遗传上的变化,改变生物与捕食动物、共生者、竞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②自然条件的改变:填海造地、采伐红树林、海岸河口筑堤、航道疏浚、海滩挖沙、采矿和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等都严重地改变了局部海域的自然环境,使海洋生物承受巨大的环境压力。③海洋污染的威胁:城市生活和工业废弃物、农业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排放以及航运业溢油,盲目发展的单一海洋养殖品种占据了大量野生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还因饵料分解造成了海域富营养化直至赤潮发生,进而造成大批海洋生物死亡。④外来物种的入侵:由于远洋船只携带或盲目引进外来种,导致本地海洋生态系统受到影响,许多原有物种因被排挤而消失。⑤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已经对海洋浮游生物和某些鱼类幼体阶段的生物物种产生影响,也将改变海洋环流、降水和风暴路径。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带生态系统向陆地后退,直接影响全球海洋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格局。
几十年来,中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了大量的调查、科研成果,挽救了大批濒危物种。但是,与陆地情况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还比较薄弱,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说:"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意义和地位,丝毫不亚于当前西部开发的历史性、现实性和重要性。"
为加强生物资源管理,有效保护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科技投入,对我国海域生物种群分布、食物链、繁殖地等情况进行研究,查清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情况,编制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对濒危物种的现状、生境、分布、数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濒危原因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编制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和保护规范。②有计划地建立相当规模和数量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留区,形成区域性、国际性海洋自然保护区网,同时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外的生态系及物种的保护。③制定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条例,完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规体系。④可持续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改善及完善各种有效的开发利用技术措施,合理利用经济鱼类。⑤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提高生态意识。⑥实行"移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和水族馆等。⑦加强国际与区域合作。在海洋生物多样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转让、人员培训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包括开展跨国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养护、研究和管理的国际合作机制。⑧建设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与监测系统。逐步建立海洋生态系监测体系、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世界相关信息系统的联网。⑨建设示范工程。积极采用旅游模式、人工养殖模式、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模式等,寓教于游、主动式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的保护行动,达到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的,促进公众自觉保护意识的普及。(文章作者:王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