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称3月1日起将推行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其中规定,紧急手术可由医院代患者签知情同意书。昨日,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医院对这条新规拍手叫好。而部分患者担忧,手术的主动权交由医院掌控,是否会面临“被手术”,导致费用增加?对此,他们建议医院签字时最好在第三方的监督下进行。
难题 “无名氏”病危 找不到人签字
昨日,记者从市内多家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医院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无名氏”的危重病人。他们因发生意外,导致自己失去行为能力。而医院又一时半刻找不到他的家人,即使找到了,也可能碰上其亲属人在外地赶不回来签字的情况。
对于这些患者,是施救还是等待?面对此状况时,医生大多是报告给院长或是医院总值班,由其确定是否实施抢救。
家属一时犹豫 拖延了救治
南大一附医院医务科李建林告诉记者,其实除了“无名氏”之外,有些家属也会拖延在知情书上签名。例如当医生心急火燎告诉患者家属,患者需要实施某项操作,但家属以“会不会带来不良反应”为由,请求给些时间考虑。
“这些患者家属不说同意,也不说拒绝。他们的这种犹豫不决,时常搞得医生很无奈,有时会耽误最佳的诊治时机。”李建林说。
恶意拒签 家属要求赔偿
除了“无名氏”和家属犹豫之外,最后一种就是“恶意拒签”。市第一医院急诊科郭医生举例称,一位老人因中风发作后,被送进医院时已神志不清。医院判断需紧急抢救,但子女却拒绝签字。不管医院怎样向他们解释,他们就是不同意签字。
最后老人死在医院,子女对此很不满,认为这是医院抢救不力。郭医生说,这种情况虽然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不仅会使患者处于危险境地,还会让医院处于两难之中。
观点 医生:最后抢救权给了医院
在采访中,多数医生对将在3月1日生效的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拍手叫好,认为这解决了在无人签字时医院的难题。
“遇到紧急手术,在找不到家属或是家属不签的情况下,医院代患者签知情同意书,两方面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采访中,医生们认为,这则新规是将最后的抢救权交给医院,让医院明确应当以救死扶伤为第一要务,不再推脱责任。
市民:签字时应有第三方监督
虽然医院对新规定普遍叫好,但是不少市民却提出了担忧。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把手术的主动权交给医院,当然是有一定正面意义。但如果没有第三方的监督,有些情况不用紧急抢救,医生会不会故意装成紧急的样子,造成患者“被手术”多花钱。在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同样担忧。
专家:新规保障了生命权
江西医学会一张姓负责人表示,新规定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毕竟新规定更大程度保障了危急患者生命权,仅这一点就值得肯定。
该负责人表示,手术本身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是由医院代为签字而施行手术,却导致了患者的死亡等,医院就可能陷于更大的被动。
对此,市内多家医院表示,将在抢救病人时进行相关监管,杜绝“被手术”情况发生。(刘斌 张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