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将首现医院“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
东莞政府决定全面接管社区医疗
法制网记者 邓新建
记者今天从广东省东莞市政府有关部门获悉,从明年1月起,东莞全市逾250家社区卫生机构将全部由目前的“镇级医院管办”变成“镇政府管办”,成为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统一管理。 这样,社区医生将像公务员一样“吃皇粮”,药品也将取消15%的医院加价,而直接按进货价卖给患者。这意味着,广东省将首现医院“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社区医院担大任
东莞市卫生局副局长金行中介绍说,改革有两大核心词语:“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价”。
“收支两条线”,就是明确社区卫生的公益性定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今后,社区卫生机构的基建、设备、工资奖金将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全额拨款,而医院的业务收入将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统一管理。这样,医务人员个人的工资奖金不与医疗业务收入挂钩,也就不用为了“创收”而“宰患者”了。
“药品零差价”,就是社区医疗的药品都是从厂家直接集中采购,按照进货价卖给患者。目前医院通行的“以药养医”政策,即药价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再加价15%卖给患者,这是过去国家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补贴医院之举,在客观上加重了病人负担。而随着政府财政“包办”社区医院,“取消药品加价”就成为了可能。
采取措施提升社区医院人气
东莞卫生局负责人分析说,过去社区医院之所以门可罗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担心社区医生素质不行,老百姓看个感冒也挤大医院。据统计,东莞现有社区医生2954人,多数是大中专毕业,而且一般都是初级职称,而经过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取得培训证书的全科医生只有6人。
为此,东莞除了选拔社区医生到大医院进行全科培训外,还将定期从公立医院选派应届毕业生、拟晋升职称或调入东莞市医院工作的人员先下社区卫生站挂职锻炼以缓解“人才荒”。
为鼓励患者在家门口看病,当地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常住人口办理了“健康卡”后,只需步行15分钟,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机构看病,不仅免挂号费和诊金,医保的报销比例还比一般医院高。另外,社区医院还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做好预防保健的宣传教育,并为体弱老人上门服务,开办“家庭病床”。
东莞做法为医改探路
东莞改革社区卫生管理体制的思路究竟能否有效缓解民生疾苦,提供“医改”经验?又能否在其他地区推广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表示:“这整套制度设计都相当完善,但能否真正落实、变成百姓实惠,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考察。”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认为,要实现“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价”,需要政府一定的财力支持。社区医院的“盘子”相对较小,财政补贴有望先行,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小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表示,这几年“医改成不成功”的争议已经让大家明白,所谓“看病难、看病贵”,其实难的贵的都是大医院。这是我国医疗优质资源分配不合理、长期过度集中在大医院导致的。所以“医改”的重点有二:一是发展社区医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花小钱、看好病,并做好预防保健,以免小病拖成大病;二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强化基本医疗的公益性。这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中都已明确定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