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士星 上海报道
周一国内各类油脂期货品种集体飙升,特别是豆油期货因场外新增资金不断涌入而成为领涨者。
有行业人士认为,除了大豆收储价格上调的推动因素外,即将到来的新年油脂消费旺季成为油脂价格走高主要推动力量。而下游油脂厂商纷纷调高零售价也打通了油脂价格上涨压力的释放渠道。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油脂和相关品种价格的上扬更显示了商品市场资金流向的新变化。
终端调价带来涨价预期
截至7日收盘时,大商所豆油和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报收于8132元/吨和7096元/吨,分别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扬3.12%和3.11%,其中豆油价格已刷新了年内新高。郑商所菜籽油期货单日涨幅同样达到2.58%,收报8578元/吨。自11月份至今,国内期货市场中豆油、棕榈油和菜籽油期货累计涨幅已超过14%、18%和11%。而近期随着各大主要油脂厂商纷纷上调旗下品牌油脂零售价,消费端对于油脂价格的飙升有了更为广泛的预期。
国信证券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油脂品种飙升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假期是国内传统的油脂消费高峰,市场提前对于消费预期进行炒作。与此同时,油脂生产商对于下游产品的提价为上游油脂,例如作为大商所豆油期货标的大豆原油价格的上涨压力提供了释放途径。
上述预期也刺激了中间商和经销商的投机性囤货,不少主产区市场中间环节的豆油商业库存明显提高。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也带来了未来油脂价格波动增大的风险。期货市场也成为了炒作消费预期的主要渠道。截至7日,大商所豆油期货各合约的整体持仓达到了774166手,再度刷新了品种上市以来持仓量的新高。
相对而言,由于相关信息已较为明确,国储对于大豆收购价格的提升成为了推动油脂价格上涨次要因素。按照11月23日出台的规定,新大豆临时收储价格为1.87元/斤,同时允许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入市收购,并给予指定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一次性费用补贴0.08元/斤。与2008年的收储情况相比,新的大豆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国内大豆的顺畅销售,同时避免了国内油厂因为收不到国内大豆而过度依赖进口大豆的状况。
中国粮油信息网公布的调查数据称,在7日国内现货市场中,黑龙江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继续上扬,部分油厂开收代收国储豆,少数油厂由于库存爆满,暂无提价意愿,周末黑龙江普遍降雪,收购量依然不大。哈尔滨油厂新豆收购价3740元/吨,较周末下调20元,高质量豆3760元;天津油厂一级豆油报价8150,较周末上调200元,实际成交可议,出货一般。
而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上周四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由于今年大豆收购政府对国内大豆进行购买补贴,很可能使压榨企业减少后期的海外大豆进口。
商品市场资金流向生变
在7日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大幅上扬的同时,国内白糖期货价格同样刷新了2006年3月以来新高,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相对而言,此前表现惹眼的工业品和能源化工产品表现相对缺乏亮点。而贵金属价格更是因为美元在上周末的快速上扬而出现显著下跌。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了商品市场资金流的短期变化。
截至北京时间7日19:19,美元指数报于75.720,较上周末75.936的阶段高点有所下滑。美国上周末公布的就业数据为经济复苏预期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也使得部分投资者怀疑美元作为低成本货币的地位能否延续。
中信新际期货高级经理梁海三认为,美元指数短期上扬给投机资金一次调整商品组合的机会。市场对于复苏前景的预期以及通胀的担忧支持了与宏观经济状况联系紧密的工业品和贵金属价格持续走高,而农产品涨幅相对较小。美元指数反弹引发了工业品和贵金属获利回吐,而农产品市场的事件性炒作机会在短期内对投机资金更具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