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2日,2008年国内期货市场的累计成交总金额轻松越过70万亿元,比2007年同期大增30万亿元左右。
2008年,期市带领投资者挑战了历史高价,也使投资者体验了终极跳水,市场波动极其剧烈,但就在如此市场环境下,国内期货市场却创出成交奇迹。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国内市场投资与保值需求井喷所带动。
三个交易高峰
无论从成交量的增长还是成交金额的增长来看,2008年,期货市场绝对是资本市场中的明星。
从时间分布上看,成交额高峰出现在2008年年初和第三季度。1月交易额超过6万亿元,3月为7.4万亿元。七八月份也都在6万亿元以上,而遭遇“百年一遇”大跌的10月份也创出6万多亿元的交易额。
2008年1月9日,我国首个贵金属期货——黄金期货7个合约以基准价209.99元/克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受美元屡创新低、油价不断攀高影响,并且市场对通胀及美联储注资措施能否见效的忧虑加剧,投资者纷纷寻求贵金属资产避险,新上市的黄金期货受到市场热捧,掀起一个交易小高峰。广发期货研究部副总经理陈年柏指出:“新产品的推出或可能激起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黄金期货和股指期货,使得广大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投资热情异常高涨。”
随着国际原油、粮食价格的上升,通胀给期市又注入一道兴奋剂。2008年7月11日,国际原油纽约、伦敦两地油价首次在盘中双双突破每桶147美元。海通期货投资经理李静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吸引大量资金进入期货市场保值。”由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内期货市场在“十一”长假后出现了大范围、连续跌停的情况,虽然风险大增,但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遇。
机构参与度加深
李静远认为:“2008年的行情波动非常大,引发市场大量波段操作。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也促使期货更受投资者欢迎,许多股民和机构都转战期货市场。”陈年柏则表示:“商品市场的波动具有良好的趋势特征,期货本身又具备双向交易的特征,上半年橡胶等工业品、能源和农产品的大牛市行情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参与。下半年期货市场的暴跌行情,趋势也比较明显,由于期货本身具备双向交易的特征,可以通过做空从商品价格的下跌中获利。与股市的单边获利交易机制相比具有天然的优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参与,使得期货在熊市时依然成交量很大。”
期市的暴涨暴跌同样使得套保需求井喷。陈年柏说:“明显感觉到机构客户的开户数增加。很多现货贸易商、生产者、消费商意识到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管理风险的重要性,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程度加深。这也是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他还指出,市场交易方法、结算服务等方面的改善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市场成交量。”
2007年,中国上海、大连和郑州3个期货交易所全年成交量达7.28亿手,成交额为40.97万亿元。2008年前11个月,国内期货市场已成交12亿手,成交金额65.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和84%。投资者开户数从2002年底的7万户增加到58万户,增长7.3倍;客户保证金由2002年底的64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增长6.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