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平均单个IPO融资74亿元,今年每个项目融资仅20亿元左右
6月30日,光大证券IPO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批,这是2008年审批通过的第69个IPO项目。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2007年同期审批通过的IPO项目为49个。
不过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投行业务的景气,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各承销商完成IPO首发实现的总募集资金为1255亿元,只相当于2007年同期的一半,仅为2007年下半年的三分之一。。
从74亿元到2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A股共完成首发IPO项目131个,共募集资金9743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融资额高达74亿元。这一成绩或许是A股中短期的最高点。
2007年1月至6月,共有49个项目通过IPO首发,共募集资金2580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融资超过52亿元。而2008年的水平则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上半年共有62个公司完成IPO首发,共募集资金1255亿元,平均每个项目仅融资20亿元左右。
联系到2007年上半年、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变化,一个大致的规律显现出来:行情上升,融资额增加;行情走低,融资额减少。2007年上半年股市还处在上升环节,单个项目融资额较高,并在2007年下半年达到高点,这同样是股市的高点。2008年走势不尽如人意,单个项目融资额也落在低点。
这个规律还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数字的支撑。2008年一季度,A股共完成IPO首发项目23个,募集资金80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融资35亿元,到了二季度,行情进一步走弱,融资额也在不断下降。4月至6月,完成IPO首发项目39个,募集资金448亿元,单个项目融资额仅为11亿元。这个数字是第一季度水平的三分之一,是2007年水平的五分之一。
单个项目融资额的下降,只是市道冷落的一个方面,更为显著的标志是融资总额的大幅回落。2008年上半年,各承销商完成IPO首发实现的总募集资金为1255亿元,相当于2007年同期的一半,仅为2007年下半年的三分之一。融资额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正在扩大。2008年一季度募集资金为806亿元,到了二季度,募集资金额度下降到448亿元,缩水近一半。这样的趋势看起来还在继续。
融资额减少直接关系到券商们的荷包。据海通证券(24.88,1.52,6.51%,吧)(600837.SH)的高级分析师谢盐预测,2008年中国券商承销费收入预计在81.68亿元,远低于2007年的124.52亿元,下降幅度34%。“对于某些券商来说,2008年肯定是比较难过的一年。”
寄望小盘股
融资额减少的同时,项目量却在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型项目减少和小型项目增多。谢盐认为:“2008年以来股市的持续低迷极大地延缓了大盘股的上市步伐,”而另一方面,“小盘股的上市则未受到较大影响”。2008年上半年过会的项目中,预计发行股数在1亿股以上的仅9个,而其中已上市交易的只有中国铁建(9.64,0.39,4.22%,吧)(601186.SH)和金钼股份(601958.SH)两家。
不过小盘股项目的增多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创新类券商保证2008年投行业务收入的保障。谢盐认为,2007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使大型承销项目费率出现下滑,而小型IPO承销项目的费率不仅更好,而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对于不同券商来说,影响大为不同。
“2008年中金、中银国际等在大盘股承销上有优势的券商的IPO承销金额萎缩较为厉害,”谢盐介绍说,“而在小盘股承销存在优势的宏源证券(17.60,1.06,6.41%,吧)(000582.SZ)、国元证券(000728.SZ)和广发证券等券商的IPO承销金额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事实上,接下来投行业务的机会正在这其中。“尽管2008年我国承销业务总体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但是考虑到未来央企整合下的兼并重组、创业板和OTC市场推出后的PE 业务、公司债大发展后的承销业务等,都将给我国券商的投行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谢盐认为,从长期看,未来新股IPO和增发规模有望随GDP增长而保持增长,同时金融脱媒将促使我国直接融资比重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