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以来IPO申请逾两成未过关 从严审核 源头把关上市公司质量
3月19日以来,证监会发审委在两个月余的时间内召开了26次发审会,共审核了57家企业的融资申请。统计显示,未能通过申请的有11家,否决率19.30%。其中,拟上市公司IPO申请未能"过会"的有9家,否决率为23.08%,创下年内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各家公司融资申请未能通过的原因不一,也很难推测,但从中可以看出证监会对融资申请的审核正趋于严格,从源头上把关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思路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公开数据显示,尤其是进入4月份以来,拟上市公司的IPO之途变得日益"坎坷",IPO申请通过率创下近期新低。据统计,4月份IPO申请被否的拟上市公司高达7家之多,分别是:11日,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14日,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23日,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25日,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企业的发行申请被频频否决,绝不是偶然现象,"业内人士这样认为,首发企业的否决率不断提高,明确表明了监管层的态度,那就是在源头上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
记者了解到,上述拟上市企业IPO申请被否的原因各异,主要是上市条件不成熟、信息披露不充分和材料制作粗糙、申报过程中公司发生重大事项部分机构缺乏沟通擅自修改申报材料,以及部分企业存在环保、税务等方面的问题等。
数据表明,2007年,证监会发审委审核的证券发行申请共354家,其中未通过发审委会议的公司55家,包括首发企业38家、再融资17家,总体否决率为15.5%。其中,IPO总体否决率24.36%,被否的主要为中小企业,被否决的38家中有37家属于首发规模在1亿元及以下的中小企业。
分析人士称,这是因为发审委对企业首发与再融资申请审核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从审核角度看,由于首发企业没有做过任何信息披露,没有经过市场监管与公众监督,故发审委重点关注其信披质量以及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作、财务会计以及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法定条件。同时,发审委会对企业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盈利模式等方面也有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