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文渊:股市制度建设今非昔比
尉文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设计者和创建者,中国股市“猛人”之一。35岁时任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成为“全球交易所中最年轻的老总”。
对于指数上到5000点,尉文渊认为,目前是我国证券市场最好的时代,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家对证券市场的认识统一了。过去那么多年之所以那么动荡,很大程度上就是认识不统一。2004年,“国九条”提出改善管理,并将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到首位。在这个意义上,“国九条”在统一认识上的作用,是最关键的转变。
另外,令尉文渊称道的还有市场基础建设方面的巨大进步,比如股改的成功,再如机构投资者的壮大。“现在的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力量如此强大,倡导价值投资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当时的市场完全是散户主导,券商连融资的渠道都没有。”尉文渊回忆说。“近两年股指涨了这么多,基本上没什么行政干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尉文渊说,如今管理层采取增加供给、提供新的投资工具,用一些经济手段来调控股市,显然更合理。
应健中:五千点,股市跃上新台阶
应健中:1986年开始介入处于萌芽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参与柜台交易。1991年起开始撰写市场评论文章,是早年市场著名人士。
说起5000点,应健中的语气中颇有历史学家的味道,“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公元2007年8月23日,上证指数开盘5002点,收盘5032点,中国股市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应建中说,从上证指数100点走到如今的5000点,走了不短的17年,17年中投资者经历了四个熊市的煎熬、四个牛市的亢奋。尽管如此,一个不容改变的事实放在人们的面前:17年来上证指数从100点走到5000点,平均每年上涨幅度为25%,其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每年GDP增长的幅度,股市的长期收益高于其它的投资渠道。
作为中国股市第一代投资者,应健中是跟着指数从100点走到5000点的。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份,他对中国股市仍然信心满满,“以现在的5000点为基准,要求不高,如果每年增长10%,20年后就是33637点,30年后就是87246点啊!”
大老李:长牛不改,震荡向上
大老李:新中国股市上海滩最早的一代股民,组成了民间的“大老李投资俱乐部”,十多年股市磨砺中,一大批粉丝们始终追随着他,即使在熊市最困难的时期,也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被誉为“多头大老李”。
说到股市,大老李依然充满激情,“A股到了5000点,还没有出现系统性、非系统性风险,只有政策的影响。大家要关心政策信息。迄今为止政策面还是较为平稳。希望大家永远有牛市的情结,不要被震出来,心态要好,要有长期投资的理念。红筹股回归,记入指数,大盘还要涨。当前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节奏,在大跌的时候买入好股票。”
展望未来,大老李仍相当乐观,“震荡向上格局难以改变,未来会涨得看不懂。”美国的股票,平均60美元一股,中国的股票,折算下来平均才1、2美元一股;美国的股票,平均市盈率20倍。中国的股票,平均市盈率40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已公布的中报看,平均增幅达90%,这是全世界没有的。所以,中国股市绝对比美国股市更具投资价值。”
“大牛市中,要满仓操作。有人会问,每天满仓,跌下来怎么办?换股啊,买进相对估值较低的优质股票。当然,后市向好,并不是直线往上,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越涨越抛,越跌越买。真正的投资大师不关心股票价格,只关心股票的价值;不关心股票的跌涨,只关心股票的成长。”
杨百万:5000点上控制风险
杨百万:靠2万元起家的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当年,他以2万元本金炒卖国库券,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从此名声大振。
998点时,杨百万是做投资,但他说现在从5000点开始,他要顺应潮流做投机,多跑短线。这么多年他能不倒,重要的一点是信奉“落袋为安”,赢了钱就从股市抽出来,而不是全投进去,这样可以抑制自己的贪欲。“比方说,你的股票市值由3万变成6万元,就要把赚的3万元取出来,这样就不至于丢本,还有资格做股民。”
杨百万坦言,现在的新股民没有一点风险意识,非要看见损失才知道股市有风险,他戏称一些新股民是“不见黄河心不死、见了黄河要游过去、游到一半沉下去”。“对于啥也不懂就杀进股市炒股的新股民,我还是要提醒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最好是自己在学习了一点基本常识之后再进股市。”
杨百万觉得空仓并不代表不赚钱,目前阶段可以用赚到的收益打新股,很稳当的投资。等到一旦暴跌,再择机入场满仓短线操作,而遇到急涨就应该赶紧见好就收。(陈重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