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建中的契机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对于四川的灾后重建工作,郑雄伟从产业结构等方面谈了他的真知灼见。而对于四川的首府成都,郑雄伟认为成都本身就是外包基地城市。作为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成都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外包基地,还有几方面的工作要做。
四川航空杂志:在5.12地震中,四川受到重创,而刚好在4月26日您亲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考察,可以说对四川非常有感情。四川在地震中许多工业都受到了重创,您能否为四川今后的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招商引资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郑雄伟:地震发生以来一批批工业企业已经逐渐开始恢复生产。但在重建的工作中还应注意相关问题。首先,应继续保持成都、德阳和绵阳核心工业区的地位,将重点工业安置在上述地区,有利于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鼓励支柱产业发挥优势。地震发生前,水电业曾是四川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汶川地震的发生不应改变四川在这一资源种类中所拥有的优势。然而保持优势并不是盲目扩张,盲目设立水电站,而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慎考察科学规划,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再次,尝试建立产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集中资源优势,利用集群效应降低成本。同时,应在科学评估震后影响的基础上,发展灾后的急需产业。比如在大灾之后,医药、饮食、建筑建材等是与人民生命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应适度发展此类行业,并着眼于该类行业的长远发展,而并不是仅仅以应付目前的急迫需要为目标。
四川省的第三产业也受到了重创,而第三产业又是带动GDP增长的关键,因此恢复重建第三产业也是今后产业调整的重要课题。对于农业的恢复要坚持长短期利益相结合。首先作为满足人民粮食需求的产业,应尽快发展那些生长迅速成熟快而不失营养价值的品种,以满足灾民在震后对食品的需要。另一方面,以农民增收和生态平衡为长远目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附加值。
四川航空杂志:成都是四川的首府,也是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您能否具体地为成都这个城市做出一些建议?成都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外包基地,有有什么经验可以学习?
郑雄伟:成都本身就是外包基地城市。作为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成都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外包基地,还有几方面的工作要做:首先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到位,在这方面大连、天津、班加罗尔就做得很好。另外,政府要做好宣传,打好群众基础,让市民更多地了解外包服务的优势。第三,培养企业家队伍,带动他们整合外包资源,让他们寻找外包客户、组建外包企业、招募外包人才,进行外包企业运作;第四,强化外包人才的培训。成都有很多大学,很好的人才基础,要培养他们实现和外包产业对接,加强外包管理知识、外语等培训;第五,建立外包国际平台。通过外包国际平台,实现外包接单、交易和信息沟通;第六,做一些大型的外包活动,加大外包宣传力度,聚焦国际外包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