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进口环保门槛提升 "废塑料华尔街"遇转型困境

2012年02月03日10:5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废塑料 进口许可证 废五金 环保部门 固体废物 环保产业 环保要求 许可证

500家企业联名上书

去年底,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在顺德杏坛人中流传:当地511家废塑料加工企业联名上书,向当地政府抗议《办法》的实施。

杏坛镇,被称为“废塑料的华尔街”、“世界最大的进口废塑料集散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里聚集了上千家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最盛时有1500多家企业与此相关。他们长年从事着相同的工作:将进口的废塑料分拣,经过简单加工后出售。

佛山海关顺德办事处下辖的勒流口岸,曾经是全国最大的进口废料的单独口岸,其每年固体废物的进口量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8月1日《办法》的施行,在这里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

顺德办事处副主任林武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去年上半年,该办事处辖下各口岸月均进口废塑料达到1592个自然柜,而在8月以来,月均进口废塑料一下子“缩水”到68个自然柜,猛降了95.7%;与此同时,废五金的月均进口量也从285个自然柜下降到139个,下降了51.2%。

对这一变化,海关是欢迎的。因为进口量的减少,意味着“新规在关区得到了比较好的执行。码头的污染大大减少了,连空气都干净了。”

一直以来,国家对固体废物的进口实行的都是许可证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符合环保要求,拥有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企业才具备了进入这一行业的“准生证”。

但由于国家对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的企业设有技术及环保排放门槛要求,即使其他证照齐全的企业,如果达不到门槛要求,也没有资格领证,因此实际拥有废塑料进口资质的企业寥寥无几。加上出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的考虑,各地政府部门,比如顺德环保部门自从2007年起就已经停止发放许可证。

那拿不到“许可证”的企业怎么办?于是就有了各种围绕许可证而产生的地下交易,在层层转包中,乱象由此而生。

许可证和洋垃圾倒卖长期泛滥

以杏坛镇为例。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持证上岗”的企业只有6家,但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上的企业有多少?光是顺德杏坛塑料商会的会员企业就有600多家,在整个杏坛镇,这样的企业估计有800多家。

一家持证企业负责人甚至告诉记者,正规批文所允许的一年的合法进口额,当地数百家企业“一天就可以用完”。

那这么大的进口量从何而来?答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很多企业拿的是外地的批文,更甚者就非法入境,说白了就是走私。”一名从业超过二十年的企业主跟记者说,有些企业再加工后卖出的价格,甚至跟他进口后尚未加工的固体废物价格相差无几,在他来看这样的低价简直匪夷所思。“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废料来源渠道有问题。但这样一来,我们这些遵纪守法的企业反而吃亏了,价格上没法竞争。”

广州海关关长高融昆也向南方日报记者坦承,在《办法》出台之前,相关法规对倒卖许可证等行为规范尚不明确,查处困难,导致了许可证和固体废物倒卖现象的长期泛滥,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