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太阳风暴将抵地球 可致人免疫力下降 专家:不会致通信中断 -央行就汇改半月七次表态 两部门:严禁"江湖郎中"参与证券节目 -南方大面积高温 济南3天热死多名户外劳动者 高温保护成空谈 -银监会:商业银行立即停止违规收费 "有争议"收费项目须评估 -新能源央企垄断格局渐成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升0.09% -最高层发声抵三俗 内地掀"新道德运动" 中国扫黄声势前所未有 -2015年我国老年人达2亿 千万人需照护 工资条例修改接近尾声 -北京多数银行停止三套房贷 国土部秘密清查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 -成品油调价窗口关闭 正负4%依据缺失 华东电网破1.65亿千瓦 -铁矿石供需关系生变 三大矿定价体系松动 钢铁市场供大于求
首页>>环保>>动态
“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只是表象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8 月 04 日 
关键词: 大国责任 伦理视角 温室气体减排 气体排放 排放总量 化石能源 打折 发展核电 二氧化碳排放 路线图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国下降了27%,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而中国下降了49.2%。

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和历史累积排放,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针对西方一些国家热炒的“碳排放大国责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8月3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中国在2007年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60.3亿吨,超过美国2.6亿吨,比欧盟27国的排放总量高出1/3,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8%。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4以上,因而基本上可以说,中国在总量上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

“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2007年中国为4.6吨,比发展中国家人均2.6吨的水平高出76.9%,略高于全球平均4.4吨的水平,但不足美国的1/4,只有欧盟的1/2。”潘家华强调,“再看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累积排放,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加拿大等13国(G8+5国家)从1850年到2004年间,中国的历史累积排放贡献占这13个国家的10.8%,只有美国的约1/4;中国的人均历史累积排放贡献率仅为1%,远远低于美国(21.3%)、加拿大(16%)和英国(16.4%)等发达国家,仅仅高于印度(0.4%)。”

潘家华说,“如果以国家为统计单元算总量,中国是排放大国。但这只是表象。我们要看的是,中国成为排放大国的内在原因和是否担当了相应的责任。”

他指出,中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能源和碳的存量积累,例如公路、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过程。中国如果保持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城市化速率,每年就要净增1400万城市人口,相当于欧洲中等国家荷兰的总人口。中国的人均碳排放所支撑的消费,还只是温饱水平。一部分高收入者效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有奢侈浪费排放情况,但多数中国人的碳排放只是用以满足基本需求。中国的资源禀赋是缺油少气富煤炭,能源结构中高碳的煤炭占2/3以上。还有,中国在国际产业大转移中被作为世界工厂,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所内涵的碳排放,并没有为中国人消费,而是出口到人均碳排放已经很高的发达国家消费。

中国当前所做的努力和未来的减排承诺,已超出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的义务

如何理解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责任?潘家华表示,首先要看历史责任。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晚,当前全球升温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贡献。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温室气体的历史贡献只有美国的1/4;在人均水平上,中国人的全球升温贡献率只有1%。其二要看道义责任。在总体上中国的排放只是基本需求性质的,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整体上奢侈浪费排放。从伦理视角看,基本需求碳排放应该优先于奢侈浪费排放,后者需要承担更多的道义责任。第三,要看现实减排行动。中国所做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也望尘莫及。比如说,中国缺铀、少技术,发展核电的速度和新增规模却居全球第一。第四,要看未来承诺。中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明确承诺在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如果拿这一指标衡量,发达国家也难以做到。第五,要看国际贡献。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认真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义务,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减排合作,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体量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表象上的排放大国情有可原;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中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比较有限,当前所做的努力和未来的减排承诺,已经超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的义务。”潘家华强调说。

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潘家华认为,“中国努力减排二氧化碳,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首先,中国能效提高的速度和水平,全球有目共睹。1990年到2007年,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国下降了27%,发达国家平均下降22%,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2%,而中国下降了49.2%。中国的吨钢能耗,从1990年的1.5吨下降到目前的0.65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煤电效率,采用先进的超超临界技术,每度电煤耗已经降至300克以内,优于多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不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中国的发展速度均快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不仅如此,中国还大力发展核电,大量而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三,在全世界不少地区大规模毁林的情况下,中国多年来大力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7%增加到目前的20%以上,效果尤为显著。第四,中国的人口和脱贫政策,也对温室气体减排有积极而重大的贡献。

潘家华说,对于未来减排,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下降40%—45%,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15年内实现如此高强度的减排。不仅如此,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正在将这一目标落实到十二五规划中。

“中国正在加速低碳转型,”潘家华说,“但是,中国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中国发挥了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作用

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破坏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最大障碍。

“这一观点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真正阻碍哥本哈根进程的,是发达国家。”潘家华表示,发达国家所承诺的2020年的减排目标,远不能满足控制温升2℃目标的要求,而且通过改变基准年份而“打折”,通过允许涵盖森林碳汇和境外减排而“掺水”,背离巴厘路线图向发展中国家要高价讲条件。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不愿承担巴厘路线图规定的义务。

潘家华表示,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或曲解,是因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反对在哥本哈根协议中明确包括“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当前减少50%、发达国家减少80%”的内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反对的根据,除了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发展权益问题。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大约各占50%的份额;发达国家人均年排放15吨二氧化碳,美国人均年排放20吨二氧化碳;发展中国家人均年排放2.5吨。如果发达国家减排80%,在2050年,人均仍有3吨,美国人均仍有4吨;发展中国家减排20%,则到2050年人均只有2吨。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权益被剥夺。中国人均排放高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按这一目标,中国需要更大幅度的减排,因而中国的排放需求也得不到保障。可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维护的是发展权益。

“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中国发挥了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作用。”潘家华指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坚持巴厘路线图,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谈判方向和进程;中国超出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单方面无条件提出难度较大的减排目标,对谈判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在减排透明度等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灵活性,使哥本哈根协议得以形成。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受害方,当然会是今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成功的推动力量。”潘家华说。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中国GDP能耗和碳排放下降速度世界罕见
中国欲讨碳排放交易定价权 减排价被压成跳楼价
甘肃出台减排计划 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53万吨
2年后全球碳排放合作框架将调整 能源企业如何借力
天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优化五大产业结构
江苏单位能耗与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图片新闻:
"2010中国梦致敬盛典"隆重举行 吴建民龙应台等七人获奖(组图)
太阳风暴今将抵达地球 会产生强烈极光[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