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世界范围内做得很好
于新文:今年从中国气象局的总体工作布局上来看,要出台三个法规性的文件:一是国家要通过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这个条例也基本完善,现在要提交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二是要出台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就是通过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相关基础设施的保障,来提高我们的防范能力;三是就是已出台的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通过这一系列的法规和办法的出台,来规范并且提高整个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讲,中国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全世界是做得很好的,或者说是比较好的。这体现了我们国家体制的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比如一个台风来了,我们可以迅速动员和转移人员。举一个例子,今年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前几年都大大减少,而实际上今年的台风登陆还比较多,往年每年伤亡大概在一千人左右,而今年因为台风的死亡人数只有41人。应该说这不单是气象部门的功劳,这是各行各业、各级政府,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才形成了这么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动员机制。
主持人:就是说气象部门在源头上预报还是和往年一样,但是今年因为机制理顺了,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做得更加到位了,所以才使这样的灾害所产生的影响变小了。
于新文:对,所以我们希望防灾减灾的效益更好,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少,对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保障作用。最近召开了哥本哈根会议,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从我们国家来讲,还有一个适应的问题。其中防灾减灾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因为气候变化造成了极端天气的增加。那我们怎么去适应呢?除了进行节能减排,除了实施一些很好的能源政策以外,防灾减灾工作也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理顺六个环节 高效应对灾害
主持人: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划非常大,所以气象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不仅是在一个省有所影响,可能是跨省的、大范围的。在这种跨省级的大的气象灾害面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措施呢?
于新文:《预案》里规定,当发生跨省行政区范围的比较大范围的气象灾害,而且造成很大危害的时候,国务院要决定启动相应的气象应急指挥机制,国务院统一领导。比如去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立了煤电油运指挥部,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机制。
于新文:《预案》中还特别提出来,在应对暴雪、低温和冰冻灾害时要求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和相关的防护指引,要加大预报的密度。这时候就要求海洋部门密切关注渤海、黄海海冰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公安部门也要加强道路的维护,指挥引导车辆的运行,必要时候也要关闭道路进行雨雪清扫。同时还要求电力部门进行电力调配和相关措施的落实,交通部门要做好车辆防冻,提醒高速公路的管理,包括城乡建设、水利要做好防控措施,对卫生部门来说还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灾后民政部门还要进行救灾处置等。
于新文:所以,我觉得,现在通过这个机制的理顺,实际上使六个环节得到了解决,包括预防、预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发布、应急相应和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这也就最大程度上发挥了《预案》的作用,提高了应急处置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