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超:是学生启发了我
广州日报:您是如何想到用这种比较另类的方式给学生讲“性”的?
张超:在最初的性健康教育讲座中,我也会用比较传统的方式从心理、生理、道德等层面讲述,比如,早恋是不成熟的果子,或者受精卵是怎样形成的。有一次课后,一个学生说道,你讲的这些东西随便在百度上一搜都有,我都能讲得比你好。这个事件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
广州日报:您在备课时,会采用哪些和常规性教育不同的方式?
张超:其实,做这样的讲座是要用心备课的,比传统那种照着课本讲的更费心,在讲课之前,我要查阅学生的档案,了解他们的家庭关系、平时的爱好和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分为“活跃性”、“稳重型”、“羞涩型”等不同类型,然后因材施教。
广州日报:会一直坚持这种风格吗?
张超:这种方式不是通用的,看课程内容确定,也有严肃正统的时候,但无论哪种方式,作为老师,要正面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不能回避。
学生:
渴望与家长开放谈“性”
学生小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们平时的课堂里,性教育一般分两种,第一种是生物课上的,第二种是政治课上的。生物课上,谈到阴茎就可以想到排泄、反射;谈到睾丸,可以想到减数分裂;谈到性激素就会想起激素调节。但是怎么都不会说到“生殖器官的保护”这些话题,更加不会说什么禁欲、纵欲、手淫之类的。
政治课上的性教育更加笼统,都是一大堆青春期注意男女交往,青春期要保护自己云云。
在家里,有时当我想跟父母谈“性”的时候,他们也是很厌恶,觉得我学坏了,甚至严厉地制止我说下去,这真是一种悲哀。 (作者: 李亚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