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审计署:10省区市挪5837万支农资金用于建房买车 公告全文 -京确诊第2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 借疫情哄抬价格者最高罚50万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全文 删超生按户籍地征费条款 答问 -四万亿中央投资已完成44% 中国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已初见成效 -09年选聘2万名到村任职毕业生 教育部:学校抗震标准已达最高 -两部委为节能空调设最高限价 大面积互联网故障:祸起暴风影音 -中钢协:否认接受铁矿石长协价30%-35%降幅 中石化:卖油越卖越亏 -杭州"飙车案"死者父母获赔113万 广东佛山破获银行流出假币案 -株洲塌桥事故9人被捕 3人被免职 吉林千人患病消息封锁20天 -外汇政策14天连发三枪 奥巴马政府正在鼓励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首页>>高等教育
调查称6成大学生不满学校性教育 5成经常觉郁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5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除了迫在眉睫的就业问题,原来还有学校的性教育。最近,由39健康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北青网等举办的第一期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大学生经常处于烦躁、郁闷、无聊的情绪当中,10%的大学生表示,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而40%的人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就业。调查中还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性教育,六成的人表示对大学的性教育不满。

五成大学生经常觉得烦躁郁闷

自信、乐观本应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但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大学生不自信或有时不自信,其中超过10%的人明确表示不自信,5.6%的人甚至“常常感到自卑”,仅有不到三成的人选择自信或非常自信。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五成的人群表示,自己经常处于烦躁、郁闷、无聊的情绪当中,三成的人选择了平静的心情,仅有不到7%的人认为自己很快乐。

四成大学生表示压力来自就业

面对媒体频频提到的压力问题,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表示压力存在,但能够忍受;但有10%的人表示,压力已大到无法忍受;两成左右的人认为没什么压力。而就业压力依然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有四成大学生表示主要的压力来自就业;其他依次为学习、感情问题、人际关系等。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解决办法也并不让人满意。据调查,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一半人群会选择找朋友倾诉,另外37%的人表示会憋在心里,仅有不到2%的人表示会寻找心理咨询。另一个不容乐观的调查结果是,超过3%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有自杀的想法,而近四成的人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

在谈到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看法时,近半数人认为自杀者主要存在自身心理问题,而感情问题、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社会环境也是他们认为的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最主要因素。

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网络

对于最为敏感的两性问题,现代大学生总体来说已持相对开放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人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仅有10%的人表示坚决反对;而对于一夜情的态度上,也在超过四成的人认为比较正常,另有30%的人持反对态度。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半数的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而且并不在乎自己的爱人有过性经历。45%的大学生对曾经有过的性行为表示不会后悔。而他们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性教育,20%左右的人的正规性教育来自初中课程中开设的生理课。与此相对应,六成的人表示对学校的性教育不满。

据调查,大多数人的性健康知识大多来自网络,这一比例达到62%,另外两个最主要的渠道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文学影视作品。由此可见,性教育缺失已成为应当引起社会和学校重视的普遍现象。

专家指出,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其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一直以来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使得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挫折等问题时,极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而这种不自信又引发了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的极端行为。据了解,因各种心理障碍或疾病导致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到大学生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记者黎蘅)

来源: 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幼儿园性骚扰并不少见 性教育应当从幼儿园抓起
青少年"过度保守"是性渴望导致 性教育存六误区
中国儿童性教育严重缺失 近半家长羞于和孩子谈“性”
调查显示:中国家庭性教育严重缺失
中国儿童睡眠时间未达国家规定 性教育严重缺失
性教育首入广州课堂 小学生从害羞到踊跃问爆专家
图片新闻:
中国大豆产业面临危机:一边"豆满仓"一边"闹豆荒"
一月一新政 中国区域经济成为保增长新动力 增长多极渐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