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莫拉克致大陆1103万人受灾8人亡 台62死57失踪 救灾直升机坠毁 -统计局:不排除少数地区高估GDP数据的可能 7月份经济数据解读 -天量热钱虎视中国 主攻楼市股市 居民存款首度负增长或流入股市 -深交所:不会对新股买入数量设限 "停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属谣传 -包头空难索赔立案 遇难者家属索赔1.23亿 深航一航班紧急迫降 -公安部:醉驾者将纳入银行不良记录 杭州保时捷肇事案主犯被起诉 -12个省份画出医改路线图 部分省市疑因补碘过量致甲状腺病剧增 -62个集装箱落三峡水域 有危险化学品 厦门一在建厂房坍塌10人伤 -央行公开市场微调料将暂告段落 左小蕾:三个关键词细察政策思路 -证监会释放积极政策信号 急批四基金救市 专家驳印花税上调传闻
首页>>教育动态
媒体:“去鲁迅化”是隔一阵就爆发一次的癔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8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这两天,鲁迅作品是不是晦涩压抑、中学语文教材到底要放几篇鲁迅文章的旧话题,又波澜泛起、网络热议。类似讨论其实一点都不新鲜,近年几乎隔上一阵儿就爆发一次。说辞无非是“晦涩”、“压抑”,或许还可以加上一个“偏狭”。可能“偏狭”更接近于对人的评价,往往在讨论作品时被有意忽略了。坊间很多讨论似乎有意将作家为人和作品文本区分开来,可事实上能分得开吗?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学语文教师,我觉得这样的讨论不值得认真辩驳。这些年来,“去鲁迅化”文化癔症频频发生,本身就预示着我们社会的教育或者说教化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现行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依然没有走出窄化误区,依然将其简单地政治化、革命化乃至意识形态化。在这种泛政治化倾向影响下,鲁迅作品的文本价值被严重遮蔽,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经由文本进入鲁迅的世界。所谓循循善诱也不过是一点一点将诸如“横眉冷对”、“不妥协”之类的标签形象化,一个无比丰富有恨有爱的生命个体被神圣化和伟岸化起来。

关于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讨论也仅限于篇目增删,至今没有看到回归文本、回归文学的呼吁。如此做法,既有悖鲁迅本意,也是社会教育的悲哀。其实,很早以前就有过共识,即问题焦点并不在于鲁迅作品进不进教材、有多少篇目进教材,而是到底应该用什么方式去接近、学习和评价它。

要说隐晦艰涩,大多数国学经典不更艰涩?可现在社会公众已对重温国学经典有了很积极的评价。压抑也不是借口,鲁迅置身于一个动荡的变革时代,作品头绪繁杂、背景复杂也是事实,然而,惟其如此才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哪里能为了阅读愉悦,而要求鲁迅作品也轻松起来呢。

其次,这一争论也暴露出我们在经典教育上的缺失,我们还没建构起一条社会大众进入经典的有效通道。现实生活中,我们给太多白胡子老头滥发大师帽子,却往往又大大咧咧地抱怨真正的大师、真正的经典太少。我们只震撼于大师头上虚妄的光辉,却往往不愿意、不能够走近大师、理解经典。我们也多满足于对大师的祭拜和悼念,以附骥尾为荣。

经典的修习能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心灵。经历了教材“随风倒”的人们终究会意识到,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些真正的经典存留下来。鲁迅作品是不是这样的经典?我想,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众多学人的淘洗、锤炼,这一点当不应存疑。现在需矫正的,不是要不要而是怎么样去解读鲁迅作品。(胡印斌)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被指生涩难懂 几乎成教学鸡肋
鲁迅之子周海婴:鲁迅和周建人重婚了吗?
鲁迅珍贵遗物亮相 昵称爱妻"枭蛇鬼怪"(图)
鲁迅10年间看了81部半电影 几乎全是外国影片
做鲁迅的女人不易:婚后生活琐碎 许广平得不到爱
李银河:现代作家是"工匠" 徐德亮:王小波超鲁迅
鲁迅在日本部分资料首次披露 含成绩单及照片
30年最具影响力图书: 鲁迅全集入选 80后惟韩寒
图片新闻:
760亿汶川地震捐赠去向调查:可能80%捐资进入政府账户
台风"莫拉克"造成内地883万人受灾 因灾死亡6人(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