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电(记者王建威)曾经培养无数祖国未来花朵的公办幼儿园,在历经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期后,似乎走向了沉寂。不少公办、企办幼儿园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遭遇到了生存困境。在哈尔滨市,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公办幼儿园靠办特长班、扩大班额来维持生存,这给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带来重重隐忧。要打破公办幼儿园的"生存忧患",必须首先解决体制上的尴尬。
曾经辉煌的公办幼儿园如今身陷尴尬
在哈尔滨市,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办幼儿园已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缴械投降",而生存下来的公办幼儿园多数也正在为生存而拼尽全力。
哈尔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的负责人介绍说,哈尔滨市区约有1070所幼儿园,其中公办、企办幼儿园有近200所,分为示范园、一类园、二类园、三类园几种。近年来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办社会剥离、企业办社会剥离的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办园经费投入越来越少,企办园则多数已完全"断奶"。
黑龙江省商务厅幼儿园有28名员工,近200个孩子。园长李洁说,我们幼儿园属于差额拨款单位,财政只负责事业编制退休人员的开支,在职职工是自收自支,只能靠降低教师工资来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如果没有主管单位的投资,我们幼儿园可能早就夭折了。
作为示范园的黑龙江省政府第一幼儿园的情况也不乐观。园长胡达越2006年上任时,幼儿园账面亏损达40万元。她说,我们目前的情况就是入不敷出,一年亏损20万元算正常,从外表看幼儿园光彩照人,但实际只剩下了个壳。据了解,多数公办幼儿园的收入仅够支付员工工资,根本无力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有的公办幼儿园为了维持运转,发动幼儿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卖过馒头、饺子,用副业来填补主业。
据介绍,由于哈尔滨是老工业基地,过去企办幼儿园众多而且办园情况良好,整个哈尔滨只有14所财政全额拨款的国办园。近10年来随着幼儿园从企业的逐渐剥离,已经有六七十所企办幼儿园无法生存下去。一位企办幼儿园的园长说,企业改制后,企业办中小学校被政府接过去了,可幼儿园却成了企业改制的包袱,没人愿意接手。
"大班额""特长班"背后的隐忧
一边是企事业单位的"断奶",一边是民办幼儿园的"围堵"。为了生存,一些公办幼儿园兴办起了被物价部门所禁止的各种特长班、兴趣班,一些公办幼儿园的班额也超出了教育部门的规定。这些应急之法给幼儿园教育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重重隐忧。
公办幼儿园办特长班、兴趣班是利用正常上课期间,加重了孩子家长的经济负担,使本应享受平等幼儿教育的幼儿园变了味。一位公办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为了弥补资金的缺口只能搞一些特长班和兴趣班,职工的精力都放在怎样挣钱、怎样生存上,教育孩子的精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而"大班额"更是一些公办幼儿园赚取收入的主要途径。据业内人士透露,按规定,幼儿园的小班班额是20到25人,中班是25到30人,大班是30到35人,而目前在哈尔滨的一些公办幼儿园里大班有40到50人,小班30多人。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负责人说,幼儿园如果钱不够只能通过多收孩子来弥补,但"大班额"会带来卫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整体下降。班额大了,孩子多了,活动空间小了,孩子容易烦躁,老师也管不过来。这种情况下幼儿园的教师处于神经高度紧张之中,难以承受"大班额"带来的压力,而这些风险很容易转嫁到孩子身上。
公办幼儿园新政策受质疑
针对幼儿园的生存困境,2006年末由黑龙江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制订的《黑龙江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对各级各类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进行了不同比例的上调。《规定》明确禁止公办幼儿园开办各种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禁止公办幼儿园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捐资助园费、赞助费、支教费等;同时要求"新标准执行之日起,幼儿园班额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超出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将予以降类"。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负责人介绍说,公办幼儿园收费上调后,原来各园"特长班、兴趣班"的相关授课内容,经教育主管部门增删后将被正式编入日常教学课程,每个孩子都将享受到"学习特长、培养兴趣"的待遇。
但部分市民认为,原来的特长班、兴趣班是公办幼儿园提供给家长的"自选动作""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可以不学";新政策实施后"自选动作"变成了"必选动作",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被剥夺了。
一些家长表示,虽然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将要上调,但"特长班""大班额"这些问题能否被真正制止还不好说。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对记者说,公办幼儿园把特长班、兴趣班的内容纳入正常课程设置不太现实,因为特长班的教学方法与正常课时内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而且各公办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也无法保证。
打破公办幼儿园的"生存忧患"须解决体制尴尬
公办幼儿园的生存困境,反映出的是目前公办幼儿园正面临着体制上的尴尬。学前教育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杨飞龙认为,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但仍属于公益事业,公办幼儿园目前所得到的经济支持不足,难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的幼儿教育市场有些畸形,一方面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越来越少,使公办幼儿园的生存面临困境;另一方面,条件好的示范类、一类公办幼儿园收费过高,普通家庭子女入园难,这就使幼儿教育资源出现分配不公。
为打破目前公办幼儿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有关专家提出建议:
第一,公共财政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保证优质公办幼儿园在本辖区范围的业务指导、示范、培训、信息、家庭咨询等辐射作用。相应的补助应补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补到单位,这样才能体现出对每个家庭的公平。
第二,幼儿教育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为辅,实行非义务教育收费的"成本分担"原则,以质定价、按级收费。收费标准本着不以盈利为目的原则,按"经常性成本"(日常经费)和"基本建设(房舍建设)成本"分开计算成本;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拨款和幼儿家长缴费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防止以各种"特色"为名的收费纳入到教育收费项目中去,同时加强对公办幼儿园开设兴趣班、大班额的监管。
第三,机关事业办社会剥离,企业办社会剥离时,应以不挫伤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为前提,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根本,进行科学的改制和剥离,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政策一定要跟进。
第四,公办幼儿园要遵循幼教规律,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幼教质量放在首位,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有资产的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打造办园和教育特色,形成竞争比较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在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类幼儿园进行重点关照的同时,也应对普通的公办幼儿园进行扶持;应对幼儿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制订相应的实施纲要和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