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3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本周的《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调查分析表明,中国中高技能人才工作存在着五大问题。
一是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技术技能劳动者有872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2.9%。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为360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而企业需求是14%,相差10个百分点。特别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二是高技能人才年龄老化,存在断档。据2001年有关部门对2000多家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46岁以上的占40%多,青年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的逐渐退休,许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将后继乏人,有的已经出现断档。
三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目前,全国有3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在承担后备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导致学校培养能力有限,实训设备设施老化。加上毕业生待遇不能得到很好落实等原因,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从企业来看,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忽视职工培训,其职工培训责任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四是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尽管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鼓励技能劳动者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的机制,“干部”和“工人”之间的身份差别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与管理、技术人员之间收入悬殊比较普遍。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技能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企业培训经费难以落实,能按规定足额提取职教经费的企业数量不多,用于一线职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更少;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杨琳 陈泽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