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组部牵头,会同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甚至国务院扶贫办等十四个部委办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种高规格、大联合式的发文方式,表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影响广泛,已非任何单一部门能够独力面对。同时也表明,近几年来,媒体和社会各界不断呼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非杞人忧天。
国家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件好事。但是首先必须指出,如果要指导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已经迟了好几步。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毕业生的就业努力提前一年进行,大约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至次年的春节前后,是招聘会的高峰期。许多用人单位的编制指标与进人政策早于此前已经确定。现在已是6月,毕业生中,找工的、考研的、出国的,基本已经尘埃落定。尚在做最后努力的,也将在短期内见分晓。大学校园进入了告别的季节,所有那些同桌的你,心中的你,以及睡上铺的兄弟等等,正开始互诉衷肠,互道珍重。
从毕业生的角度也就是"政策对象"的角度来看,此时来谈"切实做好……就业工作"云云,与每一个人活生生的命运节奏多么脱节。《通知》中列出种种旨在帮助毕业生的措施,它们好不好、够不够力度可以暂且不论,重要的是,《通知》应该一年以前发出。现在应当开始着手政策的检讨与评估,看看有关的改进措施是否见效,各地是否把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做好"了。
在表面经济数据连年向好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经济回报预期却越来越不乐观,构成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悖论。而在一年一度的就业浪潮已近尾声之际才来谈重视就业,则反映了政府决策速度与问题发展速度之间的巨大差距,特别是在前瞻性决策和机构反应灵敏度方面的差距。而这两个方面,是当代管理理论最为强调的两个特征。此外,如果把招生与就业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过程来看,并且比较一下在大学合并、大学扩招等方面近乎狂飙突进般的速度,那么更准确的说法是,有关部门的政策能力是不平衡的,甚至是畸强畸弱的。
无论如何,十四个中央部委办联合发文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终究是一个积极的转折,表明了国家将在宏观层面上聚合多种资源,加快创造条件,努力解决问题。而从《通知》所提出的有关措施来看,既有令人鼓舞的方向,也有尚待观察的疑问。总体来说,有令人沉重的教训。
《通知》鼓励消除各种制度性的障碍,特别是户籍障碍,以求为毕业生扩大选择范围,这在原则上令人鼓舞。虽然在实际的施行上必然还有极大的困难需要克服,但是有一点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就是,提高"流动性",是一个根本的方向。拆除制度障碍,促进自由流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工程。所有的政策努力和政策创新应当首先聚焦于这一点。
《通知》首次提出,各地应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生纳入低保范围。这一点,非常引人注目。就政府提供保障的意愿和能力而言,这是一种善良意愿,也是能力进步。但是,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各方,是否在观念上愿意接受,这是一个问题。依靠贷款读书的学生,靠低保如何还贷,是另一个问题。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是,接受了低保的学生,在以后找工的过程中会不会受到歧视?会不会越来越难获得理想的工作?能不能考公务员?等等。所有这些,显然是尚待观察的疑问。
无论是大学生千军万马考公务员也好,聚集于发达地区不下基层也好,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地区不平衡,部门不平衡,行业不平衡。只是要求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或者提供一些短期的优惠,难以改变这种状况。深刻的教训是,不公平的发展,日益拉大的两极分化,最终导致一种变异形态的大学生就业困境,甚至客观上使部分大学生直接成为领低保的贫困者。无论从大学的角度,从学生的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的减贫战略来看,都是不能容忍的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