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
针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教育部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
《第一财经日报》:您如何看待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刘大为:总体来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有关数据,今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超过1400万,全社会就业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劳动用工制度、用人制度以及一些地方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等方面的问题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预期尚需转变,这些都对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因素,今年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长超过了10%,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空间。
此外,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各地和高校也格外重视。通过前几年努力,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机制保障、制度建设、管理体制、服务体系等方面都有了一定基础。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2006年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哪些举措?
刘大为:比如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这是今年的重点工作;充分利用有形和无形市场,大量地组织开展各种招聘活动;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重点帮扶贫困生就业;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要把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刘大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现实基础是,我国人才结构矛盾突出,一方面大学生过多集中在东部、大城市,另一方面中西部、基层地区人才匮乏。同时,基层是就业大渠道,必须打开这个大渠道,“大众化”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应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社会和家长的就业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此外,基层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事实也证明,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通过基层锻炼,干出了名堂。因此,这是一个重要决策,于国于民于大学生都是有利的。
从2005年下半年至今,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12个政策性文件,16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文件,大批高校也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等,有20多个省份实施了基层就业地方项目。预计今年通过各类项目,会有不少于15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可以说,2006年是历年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力度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年。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也有很多倾斜政策,涉及户口迁移、工资标准、生活补贴、转正定级、研究生招生等,倾斜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已研究决定,对毕业生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助学贷款本息,这项工作从2005年开始,湖北等地已经试点,今年将全面推行。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存在数出多门和虚假水分现象,从教育部角度来说,有哪些监督和惩罚机制能够保证就业率统计的真实性?
刘大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内容远不止就业率一项。统计数据是通过各个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学生处,以及各省一级的高校毕业生主管部门进行统计汇总的。
为保证就业统计的真实性,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例如,建立就业统计工作责任制,要求各层面有专人负责;对就业统计指标进行科学规范,尤其在统计灵活就业和待就业登记时,要求必须有毕业生本人的签字确认;加强对就业率统计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各省进行的检查和教育部组织的抽查;教育部还明确宣布,从2004年开始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对学校上报数据真实性进行检查,凡弄虚作假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另外,就业统计数据的增长和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如果出现反常情况,我们会重点监督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将采取措施严肃处理。(本报记者季谭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