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04月27日14: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科学发展观 文化创意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硅衬底 鄱阳湖湿地 光伏产业 江铜集团 丰产竹林 鄱阳湖区域

第五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安全环保、集约用地,加快推进以“两核两控”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一章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适应高速公路时代、高速铁路时代、高速航空时代的要求,以提高路网密度、提升线路等级为重点,推进陆、水、空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协调发展,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提升公路网络功能

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实施新增2000公里高速公路工程和高速公路扩容扩建工程,构建以“三纵四横”②为主骨架,五条环线、两条联络线、十八条地方加密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实施4000公里国省道改造工程,国省道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完善提升“十纵十横”③干线公路网,建立健全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城区主通道及出城通道、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并实施环鄱阳湖道路建设工程。在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扩大覆盖面。到2015年,实现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省会到设区市4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6至8小时的快速通道。

①“两核两控”:“两核”指彭泽核电站、万安核电站;“两控”指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②“三纵四横”主骨架公路网:“三纵”指济广、福银、大广三条高速公路的江西段;“四横”指杭瑞、沪昆、泉南、厦蓉四条高速公路的江西段。

③“十纵十横”干线公路网:“十纵”指婺源-广丰、浮梁-乐平-铅山、景德镇-鹰潭-瑞金-寻乌、鄱阳-抚州-瑞金、九江-南昌-吉安-赣州-龙南、虬津-南昌-抚州-资溪、武宁-高安-广昌、靖安-新余-永丰-安远、修水-宜春-永新、上栗-萍乡-永新-大余十条南北走向公路;“十横”指德兴-景德镇-九江-修水、德兴-南昌-铜鼓、玉山-上饶-鹰潭-南昌-宜春-湘东、南城-抚州-新余-湘东、黎川-乐安-吉安-莲花、广昌-永丰-吉安-井冈山、石城-兴国-井冈山、瑞金-赣州-大余、会昌-信丰、寻乌-全南十条东西走向公路。

第二节加快铁路网建设

完善联港出海、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重点建设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重要站场,加快建设干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支专线,形成对接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的快速通道,构建便捷、大能力出海通道,逐步完善“五纵五横”①铁路网。到2015年,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000公里,高速铁路超过2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形成省会到各设区市2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进京5小时的快速通道。

第三节增强航空综合功能

逐步形成以南昌国际航空港为龙头的“一干七支”②机场布局,建成宜春明月山机场和上饶三清山机场,扩建井冈山机场和赣州机场,改造九江马回岭机场,积极推进赣东南机场的前期工作。加快机场配套保障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航空应急救援、航空旅游、工农业生产等多元服务的通用航空作业体系。依托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建设航空产业园。

①“五纵五横”铁路网:“五纵”指京九、咸宁-宜春(新余)-井冈山(吉安)-赣州、阜阳-景德镇-鹰潭-汕头、向莆、合福五条南北走向铁路的江西段;“五横”指沪昆、武汉-九江-南京、九江-景德镇-衢州、衡阳-井冈山-南城-武夷山、韶关-赣州-龙岩五条东西走向铁路的江西段。

②“一干七支”机场布局:“一干”指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七支”指景德镇、九江、赣州、井冈山、宜春、上饶和赣东南七个支线机场。

第四节提高港航通行能力

实施长江干流九江段、鄱阳湖、赣江、信江500公里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建设九江、南昌港口枢纽及五河干流重要港口,完善重要港口疏港通道和其他配套设施,形成联系紧密、运行高效、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到2015年,Ⅲ级以上航道达到790公里,高等级航道达标率74%,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60万标箱。推进赣粤运河前期研究,加快九江港和南昌港一体化进程。

第五节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

推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物“无缝化”对接,实现城际和城市公交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建设布局合理、内外畅通、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枢纽对客流、货流的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加快大型厂矿企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联络线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装备技术,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专栏8: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铁路:建成杭长客专、合福客专、昌吉赣客专、武九客专、向莆铁路、九景衢铁路、鹰梅铁路、衡茶吉铁路、赣韶铁路、皖赣铁路新双线、六安至景德镇铁路、九江至池州城际铁路、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和赣龙铁路扩能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赣州至深圳客专、合九客专、咸宁至宜春至井冈山铁路、宜丰至新余至吉安铁路、井冈山至赣州铁路、衡茶吉铁路东延工程等,做好岳阳至九江铁路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公路:建成南昌至德兴、永修至武宁、南昌至奉新、上饶至武夷山、瑞金至寻乌、隘岭至瑞金、赣州至崇义、吉安至莲花、龙南至赣粤界、九江长江公路大桥、良禾口(赣皖界)至桃墅岭、奉新至铜鼓、德兴至上饶、厦坪至睦村、寻乌至全南、抚州至吉安、广昌至船顶隘、九江绕城、都昌(经星子)至昌九高速、资溪(经金溪)至抚州、南昌南外环、莲花至萍乡、吉安绕城、兴国至赣县、万载至宜春、昌樟和昌九高速扩建等工程。

水运:建成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赣江(南昌~湖口)Ⅱ级航道整治工程、赣江(石虎塘~神岗山)Ⅲ级航道整治工程、信江渠化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赣江永泰航电枢纽、信江八字嘴航运枢纽。九江港重点建设城西港区、湖口港区。南昌港重点建设国际集装箱码头扩能工程、龙头岗综合码头、樵舍港区、昌东港区。

民航:建成宜春明月山机场(4C级)、上饶三清山机场(4C级)支线机场,扩建井冈山机场和赣州机场,改造九江马回岭机场,推进新建赣东南机场的前期工作,研究一批通用机场。

重要枢纽:建设南昌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南昌、九江、赣州、吉安、宜春、新余国家级公路枢纽工程,建设南昌港口综合交通物流园,建设南昌、鹰潭、九江、赣州、景德镇和上饶等铁路枢纽工程。

第二章增强能源支撑能力

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统筹利用省内外资源,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第一节优化发展传统能源

推进常规火电“上大压小”工程,淘汰和改造低效率、高能耗、高排放的现役机组,建设一批高效环保机组,优化火电结构和布局。高效开发利用水电资源,促进小水电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省内煤炭资源勘查开采力度,鼓励省内企业到省外、境外勘察开发煤炭资源,建设储配煤基地和煤炭运输通道,有效保障煤炭供应。有计划、有重点建设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到2015年,全省统调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电力供应能力力争达到3000万千瓦。

第二节积极发展新能源

加快推进核电建设,基本完成彭泽帽子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配套建设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开展万安核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后期开工建设。大力发展风电,重点开发鄱阳湖区域风能资源,积极发掘九岭山、武功山等高山风电场潜力。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多元化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农村能源,积极开发地热能。到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5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万千瓦。

第三节完善能源输送网络

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完善500千伏电网主网架,扩大220千伏电网覆盖面,推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加快与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配套的1000公里省天然气管道建设,建成辐射设区市中心城区的城际输气管道及沿线县城供气管道,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提高成品油管道运输能力,完善成品油管道运输工程及配套设施。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省的以特高压及50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城市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60%,力争实现设区市中心城区成品油管道全覆盖。

专栏9:能源建设重大工程

火电:建成景德镇电厂1×60万千瓦级机组、九江电厂四期1×60万千瓦级机组、贵溪电厂三期1×60万千瓦级机组、安源电厂2×60万千瓦级机组等一批上大压小火电项目,力争新开工常规火电600万千瓦。

核电:建设彭泽帽子山核电站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机组,力争开工万安烟家山核电站一期工程2×125万千瓦机组。

水电:建成峡江水电站4×9万千瓦机组、洪屏抽水蓄能电站4×30万千瓦机组、石虎塘水电6×2万千瓦机组和井冈山水电13.8万千瓦机组等水电项目。

电网:建成上高锦江等500千伏变电站7座,扩建梦山等500千伏变电站4座;建成井冈山茨坪等220千伏变电站62座、开关站2座;扩建王舍等220千伏变电站25座。

石油管道:建设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江西支线,樟树-抚州-鹰潭-上饶和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

分布式电站和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九江城东港区等一批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新干、樟树盐化工基地及南昌和上饶等一批热电联产机组。

天然气管道:建设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支线项目和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建成辐射所有设区市中心城区的省内城际输气管道及沿线县城供气管道,配套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及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

新能源:建成老爷庙4.95万千瓦机组以及皂湖、吉山、蒋公岭和九岭山等一批环鄱阳湖区域和高山风场,建设一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煤炭:开工建设新余市花鼓山矿区梅山南西井、萍乡矿区白源北井、莲花矿区小江井、丰城矿区泉港-南神岭井。建设九江、南昌、萍乡储配煤基地。

第三章强化水利安全保障

统筹兼顾防洪与抗旱、生产与生活、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第一节健全防洪减灾体系

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力争开工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新建浯溪口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提高鄱阳湖和“五河”主要圩堤防洪能力,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和江河主要支流重要河段治理,实施万亩以上堤防达标工程。加强城镇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设防中心城镇防洪能力。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实施五河尾闾疏浚、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抗旱水源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大中型排涝泵站建设和改造。加强防洪抗旱非工程措施建设,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水文测站建设,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第二节优化水资源配置

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和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安全。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心城市应急水源和缺水地区中型水库水源工程,开工建设新余白梅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重点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显著提高雨水、洪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到2015年,新增总供水能力约35亿立方米。

专栏10:水利建设重大工程

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积极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程,工程集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血防等效益于一体,以“调枯不控洪”的方式实现对鄱阳湖枯期水位的控制,以达到湖区灌溉、供水、生态环境保护、航运、水利血防、旅游、水景观等工程建设效益。建成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养殖等功能,水库总库容11.87亿m3,防洪库容6.0亿m3;电站装机容量360MW;灌区控灌面积32.95万亩。建成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发电等,防洪库容2.96亿m3,总库容4.27亿m3;电站装机容量30MW。

防洪减灾工程:实施万公里标准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实施鄱阳湖和“五河”重点河段防洪整治工程、五河尾闾疏浚工程以及纳入全国规划的222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善城镇防洪体系。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续建廖坊灌区,改造赣抚平原灌区、潦河灌区、柘林灌区、袁惠渠灌区、南车灌区、锦北灌区、七一灌区、鄱湖灌区、丰东灌区、袁北灌区、章江灌区、饶丰灌区、白云山灌区、貊皮岭灌区、万安灌区、药湖灌区、东谷灌区、共库灌区,改善灌溉面积191.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1.2万亩。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666座小(1)型病险水库、省规划内6000座小(2)型病险水库应急工程,实施国家规划内14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使其防洪标准和工程安全状况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水库、水闸安全运行。

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建设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网络,气象信息覆盖率在95%以上,公众满意率在90%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例下降到3%以下。建设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网、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对93个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第四章健全信息通信网络

突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合理布局传输通道,整合资源,加快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加强信息通信安全保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

第一节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广播电视网,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宽带信息网“最后一公里”和宽带互联网建设,加快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大力推进光纤入户。重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政务网“乡乡通”、“信息通信村村通”和“信息下乡”等工程。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实施“村邮户箱”工程,实现全省乡镇邮政服务网点全覆盖。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第二节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业务系统,有序推进金字系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构建全省涉密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信用江西”企业及个人信用认证系统,加强数字认证(CA)系统应用,保障电子商务安全。完善网上一体化支付平台,畅通交易渠道。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通信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农情、农资、市场信息和灾情预报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全省物联网发展和应用,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地理省情监测服务。

第三节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强化信息安全监控,开展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应急体系和应急技术手段建设,保障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

专栏11: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

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以省政务信息网为平台,以金保工程二期为基础,以“一卡通”为目标,按照“部门职能不变、上下左右兼容、政府补贴进卡、全省乡镇通用”的总体要求,推进财政、卫生、民政、社保等领域跨区域信息共享、协同办理和有效衔接,实现全省参保人员“人手一卡、一卡多用、全国通用”。

全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工程:以省政务信息网为依托,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我省各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采用一个主中心、多个分中心,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模式建设,实现为党政领导、管理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决策、应急指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监察等信息服务。

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工程:以省政务信息网为依托,按照统一交易流程、统一交易软件、集中进场交易、共享评标专家、全程电子监察的原则,开发标准统一、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承载各级政务部门的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业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在线申请、在线咨询、结果反馈、政策查询等高效、便捷、安全公共服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以3G、宽带网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等平台为依托,推广40余项智能化应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生态环保、交通运输、低碳产业、社会运行四大智能化体系,辐射带动11个设区市和共青城共12个无线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建设。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建设工程:推进3G网络建设,全面提升3G网络质量,加快3G的演进升级,实现3G网络覆盖至所有行政村。

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工程:以光纤宽带为重点,加快信息网络的宽带化升级,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光纤到行政村。

通信传输骨干网建设工程:新建南昌至杭州、至合肥、至广州,赣州至厦门4个波分复用传输系统;扩容南昌至杭州、至惠州、至武汉、至福州、至长沙、至合肥、至深圳、至九江,九江至芜湖9个波分复用传输系统;新建萍乡至长沙、赣州至厦门2条光缆传输线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