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04月27日14: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科学发展观 文化创意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硅衬底 鄱阳湖湿地 光伏产业 江铜集团 丰产竹林 鄱阳湖区域

目 录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省委、省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上下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未来五年其他各级各类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齐心协力,沉着应对,顽强拼搏,扎实工作,成功战胜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灾害,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成功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实现全省生产总值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四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出口总额两年翻一番。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9435亿元,年均增长13.2%;财政总收入达到1226亿元,年均增长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775亿元,年均增长3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33亿元,年均增长18.9%。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8:55.0:32.2。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加速形成,工业化率提高到46.2%。服务业繁荣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44.8%。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1%。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稳步进入大众化阶段,民办教育不断壮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计划生育、文化体育、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垦、粮食、农业、林业、交通、水利、商贸流通等七类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投资、财税、金融、价格、林权制度、政府机构等改革步伐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出口总额达到134.2亿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1.8亿美元,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1927亿元。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交通立体化、网络化、快速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高速铁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500万人次。能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以核能、风能、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统调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349万千瓦。农业基础设施、信息通信设施继续完善,水利安全保障进一步强化。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生工程大力推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89元。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达到80.3%,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7.8%、51.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7%、5%。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迅速提高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最根本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不断激发和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视野上,坚持跳出江西看江西,把江西置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在发展举措上,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展望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章 发展背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我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为我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新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战略地位,更多争取国家支持,促进产业和要素集聚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五年来的努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全省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为加快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这一切,为“十二五”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必须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增长条件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区域间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我省经济欠发达地位没有根本改变,面临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双重压力;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要素成本进入上升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在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总体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省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摇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第三章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五个有机统一”:——坚持加快发展与加速转型有机统一。发展不足、经济总量较小仍然是我省的主要矛盾,做大经济总量、实现进位赶超是“十二五”时期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坚持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坚持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有机统一。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同时,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大力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

——坚持做大总量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改革攻坚与和谐稳定有机统一。“十二五”时期,既是改革攻坚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又要正确把握改革力度和节奏,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程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以稳定促改革,以改革促和谐。

第四章主要目标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台阶并向两万亿元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欠发达地区的地位显著改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按当年价格计算,到2015年达到18000亿元、在执行中力争20000亿元,按当年价格和汇率计算,预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达到2600亿元、力争3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超过80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达到6200亿元;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27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达到83.5亿美元。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2.8%,居民消费率达到3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650万人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70万人左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单位全省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文化大省建设初见成效。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300万亩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稳定在82%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分别累计下降30%、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染污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5%、80%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亿立方米。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①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生态产业和生态城镇体系初步建立,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前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注: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年均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6.8:1的汇率折算;[]内为五年累计数;城乡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①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指彭泽核电工程、万安核电工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天然气入赣工程、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工程、“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长江暨鄱阳湖源头生态保护工程、“五河一湖”水治理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农村清洁工程。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