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04月27日14: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科学发展观 文化创意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硅衬底 鄱阳湖湿地 光伏产业 江铜集团 丰产竹林 鄱阳湖区域

第九篇建设文化大省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丰富文化生活,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实力,建设文化大省,增强江西人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第一章构筑精神家园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一节传承和弘扬赣鄱文化

大力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培育发展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绿色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色文化,进一步增强赣鄱文化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加强对江西文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赣鄱文化资源的研究、整理和传承工作,加快建设以江西客家博物院为核心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发展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促进与欧美地区文化交流,扩大赣鄱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二节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不断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努力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以思想大解放促进事业大发展。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干事、激励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江西、爱家乡,以真干事为使命、以会干事为责任、以干成事为光荣,把全部心思倾注在干事创业、造福人民上,把全部的本领施展在抓发展、促和谐上。

第三节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提升全民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模范人物典型带动作用,引导人民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二章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节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挖掘江西特色文化资源,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集艺术性、标志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设区市均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艺术剧院,县县均有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和地方剧团,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或农家书屋,户户通广播电视。继续开展农村文化三下乡活动。

第二节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群众艺术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生活。打造鄱阳湖论坛、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提升红歌会品牌价值,增强公共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扶持健身俱乐部和健身站点建设,加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实施县级体育健身场馆建设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全面向社会开放。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实现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专栏24: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全省设区市和县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通过实施设区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县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完成20个设区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80个县级文化场馆的改扩建任务,完成100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维修和设备购置。

综合档案馆建设工程:80%的设区市综合档案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完成57个县级综合档案馆新建(含改造),建筑面积168531平方米,50%的县级综合档案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程:通过实施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工程,使我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及预备清单的自然遗产地以及国家重要大遗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

省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江西艺术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文化遗产中心、文化创意大厦和演职员公寓等;省图书馆扩建工程,建设阅览楼、古籍特藏楼、多功能报告厅等。

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农家书屋10498个,使农家书屋总数达到17333个,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

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配备设备,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全省80%行政村和50%社区。

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增加村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设备,完成全部基层社区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和500个城乡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全省县级体育健身场馆建设工程:重点加强100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田径场、健身运动场、综合健身馆)建设,全省人均体育设施面积和县级体育健身场馆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观。

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1100个乡镇的灯光球场、门球场和健身场;建设6200个行政村的水泥篮球场、乒乓球台,实现80%的乡镇,50%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二期建设工程:建成网球馆、田径训练馆、运动员公寓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

全省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全省24252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省广播电视“户户通”。

第三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顺应群众期待,满足市场需求,体现江西特色,提高质量效益,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第一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以文化产业园为依托,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演艺娱乐业、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动漫、版权、陶瓷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建设若干跨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设江西国际影视文化城、江西电视台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和华夏艺术谷文化产业园,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第二节培育文化产业市场

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消费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支持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兼并重组。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等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省出版集团公司、江西日报传媒集团为龙头,培养若干家实力雄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促进文化自主创新。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省级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加快培养一批文化领军人物和创作团队。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第三节壮大文化产业实力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制作、广告、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产业,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影视制作业重点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艺术水准,扩大市场占有率。出版业在继续加快发展传统纸质形态出版物的同时,重点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出版物发行业重点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业重点发展绿色印刷、按需印刷、数字印刷。动漫产业重点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动漫形象和品牌,延长动漫产业链,开发衍生产品,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第十篇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搞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争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第一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建设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政府关系,提高行政效能。

第一节转变政府职能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促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依法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行政审批法制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后续监管。创新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水平。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

第二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投资增长内生机制,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改善政府投资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提高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投资领域法制建设,适时出台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的管理办法,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推行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代建制。

第三节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建立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和财政收入丰歉调节机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严格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新机制。深入推进部门预算、专项资金整合、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方面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运用好中央赋予省级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不断壮大地方税源。

第四节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和完善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工业和服务业用水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进电价改革,推行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规范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改革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建立分类别综合趸售电价管理制度。按照保基本、促节约的原则,大力推进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建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

第二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第一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性、资源性和先导性产业集中。在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转让、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等方式,促进资产证券化和产权多元化,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构建以转型升级的资源能源优势产业为龙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两翼的省属国有经济新格局。全面完成农垦、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商贸、交通七大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监管方式、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转让。

第二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行业和领域。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政府监管方式,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协调和支持服务力度,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节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统筹发展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行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促进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市场竞争主体平等化、市场竞争要素多元化、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化、市场流通格局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章开展先行先试改革试点

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创造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推进生态文明区域经济体系试点

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试点,开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水、湿地、森林等资源价值等方面的核算试点,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开征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税、生态资源税。推进生态补偿试点,探索生态合作、产业共建、财政支援、异地开发、生态资源交易等多种生态补偿方式。

第二节建立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

深化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矿业权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转让制度。规范发展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水权、林权、碳汇、排污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