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内利:现代性已成全球性的 并存在多种形式

2013年08月08日11: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 马蒂内利 多元现代性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开幕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和第11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现场。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8月8日讯 (记者 魏博) 2013年8月8日,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开幕。中国网现场直播

国际社会学学会前主席、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意大利米兰大学教授马蒂内利向论坛发来书面致辞和题为“全球现代化与多元现代性”的特邀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什么是现代性的基本维度?现代性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社会状态?是否存在迈向和完成现代性的不同路径?是否存在走向现代不同方法?艾森斯塔特、高卡尔、泰勒等作者,在现代化研究中对此进行了举例分析,威特罗克认为存在多元现代性,并且断言迈向及完成现代性的路径是不同的,甚至是可替代的。然而,这一言论却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例如,施密特等认为,这只是现代性的基本模型的一些变种。

在本文中,我讨论了当代多元现代性的文献。我的观点是,现代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同时现代性存在多种形式。此外,论文中还表达了本人在2005年出版的《全球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本次大会将提供该书的中文版本。

首先,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在趋同问题上立场鲜明,认为走向现代性和现代化社会的路径存在巨大差异,他们拒绝对现代化和西方化进行简单识别。此外,他们认为,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而非结构性状态或制度性现实,“现代性的历史,是不断对各种文化活动进行构建及重建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现代社会组织只有一个合理模型;而多元现代性则认为,“现代化的后发者”可以进行根本的制度创新。

我的第一个主要观点是关于现代性的欧洲/西方起源:我们应该清楚,认为存在多元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当代的全球状况起源于欧洲现代性,并且已经被这段历史所塑造的事实;特别是对知识进行无限探索、超越极限(在但丁的《尤利西斯》、歌德的《浮士德》等文学人物中均有表达)、自由和宽容的文化态度,它们被具体化为一系列特定机构(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经济、主权民族/国家、研究型大学)。有关多元现代性的观点充分考虑了全部的历史,其他观点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为它们无法区分两种现象的不同。

第二个主要观点源自这样一个事实,即我注意到,在当代全球现代性中,趋同的要素,比一些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所承认的要多得多;具体而言,与其过去相比,我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及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呈现更多的相似性。大多数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往往过分强调地方和国家的特殊性,却忽视这一点,即当今大多数社会变化发生在全球依存度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之下。

第三个主要观点是针对多元现代性的大多数提倡者提出的,他们在分析现代化时,倾向于关注文化因素而非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这将诱使他们高估那些具有全球现代性相同经历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无论现代技术和现代机构何时从世界的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地方,都不应该武断地将文化维度从现代化的其他维度中分离出来。

第四个主要观点是关于大多数多元现代性的提倡者完全拒绝现代化理论家的思想并误解他们观点的方式。我试图在本书中说明,如果根据全球化的情况,对结构分化理论,对于本地与全球之间紧张关系的分析,以及迈向现代化的不同观点理论,进行适当改进并更新,那么,它们仍然会获得丰硕成果。

最后一个仅涉及部分多元现代性提倡者的重要观点是,无须将多元现代性与后现代化的概念联系起来。因为,当全球各地的非西方人,正在批判性地进行混合现代性时,宣布普通现代性的终结,似乎为时过早,并且有以种族为中心的嫌疑。

如果要沿着可替代现代性的思路进行富有成效的思考,我们就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趋同和分化的辩证法,并且解决相关问题。常见的做法是:体制安排趋同,现代性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表达则是多样性(分化)。

尽管存在弱点,但是通过强调“文化有多少种,通往现代性的道路就有多少种”这个事实,多元现代性观点还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我的主要观点中,倾向于分享该学派的温和观点,它接近于资本主义视角的多样性,承认现代性流动浪潮的力量,及对全球化趋势进行创造性适应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

中国现代化路线图:2100年左右进入世界前十强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开幕:聚焦现代化与全球变化

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通过《现代化论坛宣言》(双语)

发展与现代化的区别:现代化更先进、更具体

郭传杰:现代化是中国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何传启:现代化运动就像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

科恩:现代化过程应尊重生态系统 注重环保

潘教峰:现代化研究为世界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