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只是经济增速下滑而非垮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对此也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没必要因此忧心忡忡。
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实际上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基数增大,增长率理应逐步放缓。
在张健华看来,中央政府出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以及节能降耗举措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原因。
数据的下滑仍在很多专业人士的预期之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PMI再度回落,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我国经济经历一季度过快增长后增速出现平稳回落。
蔡进分析说,7月份PMI再度回落,一方面源于季节性因素,由于设备检修、高温等因素,往年我国夏季工业生产都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则是宏观主动调控的结果,如房地产调控、出口退税率调整等。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庆也认为,工业增加值放缓幅度虽然较大,但其中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带来的非常规性因素影响不小。
通胀压力将会全面缓和
此次公布的7月份PMI,也是三季度首个出炉的经济运行数据。这个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通胀压力开始减轻。
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PMI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该指数在今年4月份达到峰值72.6%,五六月份则连续大幅回落。
作为物价先行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回落,预示着通胀压力将持续回落的态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蔬菜、猪肉价格反弹以及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影响,7月新涨价因素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重新反弹至3%以上,其后逐月回落。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二季度是PPI的高点,三季度则是CPI的高点。李慧勇分析,预计7月份CPI同比上涨3.3%,再次超过3%的警戒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蔬菜和猪肉价格涨势尤为明显。李慧勇同时预测,7月份PPI上涨5.1%,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也分析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的价格压力将会在短期内持续存在,但总体来讲并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
《报告》称,未来价格上涨压力源自三个因素:一是2010年上半年大量的流动资金必将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价格上涨的核心推力,二是粮食价格依然存在上涨的压力,三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冲击将在一段时期内才能得到消化吸收。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PPI高点已现,PMI指数连续大幅度回落,世界物价水平的回落也将使中国未来价格上涨压力得到全面的缓和。中国总需求增速的放缓,以及总供给增速的提升,将从根本上缓解中国价格水平的上涨。(记者吕天玲 实习生周祖燕郑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