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和分析问题
从近年来的审计情况看,很多问题的产生,实质是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只有从体制和制度上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全面反映总体情况的同时,更加注重“点面结合”,将审计发现的问题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一是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反映情况的整合力度。如在“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中,将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海关的审计情况综合予以反映;在“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工程审计情况”和“资源环境审计情况”中,均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了归纳综合,不仅使报告结构更加紧凑,语言更加简练,而且便于把握总体情况,为从更高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做了铺垫。二是加大了分析力度,如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中,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和决算编报等三个方面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在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中,分析“招投标管理不严格、违规转分包等问题比较普遍”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负责监管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相对较弱,尚未建立起各部门互通互联的工程建设信息系统,对招投标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偏轻”;反映民生资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其原因在于“对保障对象的审核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人口变动、收入财产等信息尚未实现共享”,等等。这些原因分析,有利于促进从根本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反映情况。
八、更加注重推进整改和强化管理
这些年,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各部门单位都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和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后,总理都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年底国务院都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报告,审计署还要依法向社会公告。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和全面反映了各地区、各部门单位积极整改,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等情况,如针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已整改问题2.94亿元,制定了91条落实审计建议的具体措施;针对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纠正验工计价中存在的问题7.25亿元,166个项目通过补办手续、耕地复垦等方式进行了整改;针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地方和单位推动改进了2649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加快了1692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节约重建资金和挽回损失14.71亿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974项;针对企业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企业全部纠正了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的问题,并健全完善制度538项,对112名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处罚;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反映审计情况,为政府、人大和社会公众加强管理和监督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总的看,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注重从以上八个方面把握立意,客观地反映了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也折射出审计机关更加自觉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审计力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审计工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