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垒仍待消除
尽管京津冀区域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有关官员和专家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仍然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缺陷,出现区域认同感不强,本位主义严重;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链断裂明显;企业受行政干预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性差等问题,成为京津冀区域协作的三道“樊篱”。
专家指出,在京津冀区域内,各地都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发展的姿态,但在一些专项规划里,却还是自家打自家的算盘,甚至是不顾资源等条件限制,追求“大而全”。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地处北京北部,作为京津的水源地,是离北京最近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5%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境内的潮河、滦河分别是北京和天津的饮用水源。滦平县水务局副局长卢继俊认为,为了保证水质,当地限制了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同样,承德市水务局官员透露,仅潮白河流域先后禁止的工业项目就达800多项,每年给承德造成的利税损失就达10亿多元。同时承德平均每年还要投入2亿多元,用来治理承德的山川。在张家口市怀来县城所在地沙城周边,到处都可以看见葡萄园,当地人说,种植玉米等作物,基本难有收成,干旱是这里的特点。尽管离县城不到几公里的地方就是官厅水库,但早在十几年前这里的农民就被告知,他们不能用这些水,水库由北京市管理和使用。
河北省曾希望,京津冀一体化能从环境开始破题。河北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环境一体化体系的概念,这一体系主要是指森林生态、水资源等外溢性、公益性资源的共享共建,也就是用资源补偿的形式让京津对河北进行经济辐射。但是,这一希望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与此同时,京津冀之间许多地区尚未健全交通运输体系,还处于“对而不接、近而不通、通而不畅”的状态,这直接影响相互之间分工合作。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一份报告指出,环京津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导向,河北与京津没有形成体制、政策等梯度差;与京津产业转移、交通对接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合作进展相对缓慢,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事实上,京津作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其产业同构现象明显,相互间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动力。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同构现象进行定量研究后可以发现,北京与天津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极其相似,相似系数全部在0.9以上,最高达到0.96。即使在目前情况下,京津产业合作格局也没有完全启动。以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例,这里分布着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等6大园区,是京津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所在。但从各开发区所开发的现有产品类别、品种和发展规划上看,大都集中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几个大方向上。
类似的现象在京津冀地区存在很多。一些人士担心,由于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各地抢项目、拉资金的恶性竞争,将不可避免,从而大大影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和综合竞争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