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为啥总是紧张?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电力建设步伐,每年的新增发电机组都接近1亿千瓦。到去年底,我国的总装机容量已经突破8.7亿千瓦,按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几年我国可能就会赶上美国,装机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但是,在我国巨大的装机规模中,火电占到70%以上,而且我国的资源和经济布局又很特殊,资源多在西部,用电负荷集中在东部。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就不得不把西部的煤炭长距离运输到东部去发电。
比如缺电的华东和华中地区,就均属于能源资源匮乏而能源需求较大,需要从区外调入大量煤炭的地区。其中,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电煤更是85%依靠区外调入,而湖北省的电煤自给率仅3%,因此当电煤紧张时,湖北省就会首当其冲。
煤炭的大规模、远距离运输大大加重了运输压力。比如,煤炭主产区的晋陕蒙宁新地区,2008年煤炭产量13.8亿吨,而调出的煤炭达到7.5亿—8亿吨。因此,大秦、朔黄、石太、邯济、太焦、陇海、黔桂等主要煤炭运输线路的运力高度饱和,利用率连年达到或接近100%。
而且长距离煤炭运输还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比如近期天气变化就严重影响了煤炭运输。从去年10月下半月到11月,北方大雪造成河北、山西等煤炭产地交通不畅。进入12月份,秦皇岛港口煤炭“入少出多”,存煤快速下降。12月25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下降到510万吨,煤炭供应更趋紧张。
在上述情况下,湖北等省即便有充足的电厂,也会饱受电煤运输之困扰。甚至会出现电厂“无米下锅”的局面。比如今年元旦期间,湖北、江西、湖南、河南电煤库存可用天数分别下降到10、13、14和8天。据统计,在这一轮电荒中,湖北全省因缺煤停机的容量最大达到356万千瓦。
另据统计,不仅华中地区,全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均不同程度出现电煤紧张情况,截止到2010年1月11日,全国存煤低于3天的电厂有69座,涉及发电容量6715万千瓦;存煤低于7天的电厂有205座,涉及发电容量18062万千瓦。
这么多电厂存在“燃煤之急”,加上冬季又是水电发电的低谷,缺电就很容易成为这些地区的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