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日共同研究:南京大屠杀为反人道屠杀 英国毒贩阿克毛今将处决 -多地区试水廉租房"租售并举"引争议 明年楼市有望走向供求平衡 -河北宁晋发现1000亿吨盐矿 中国向空间和地球深部探索新兴资源 -中国五矿增资控股湖南有色 我国外贸增速或首现负增长 -曹操高陵被质疑 领队:质疑者为炒作 年长陪葬女性应是卞皇后 -曾荫权:中央拟研准许人民币在港直接投资 未来人民币无贬值理由 -德新海轮公司回应400万美元赎回25名船员传闻 约半个月后回国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明年五大任务 -1-11月全国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347亿 审计2万余官员 全文 -温家宝专访/全文 直面房价 表现靠人民评价 透露十二五规划信号
首页>>产业经济
家电行业"乱战" 众多知名企业指责美的"下黑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2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从第一季度的行业低迷、众企业纷纷选择冬眠,到下半年在“家电下乡”、国家补贴的刺激下业绩回升,直到年底出口订单开始增加,2009年度,我国家电行业见证了经济低迷转向复苏的历程。

如今,金融危机的影响渐行渐远,经历“洗牌”后的家电行业又开始了白热化的竞争。

但这新一轮竞争,却似乎比从前的更为“血腥”。

从11月初开始,广东、浙江等地的一些家电行业的企业家陆续向本刊记者反映:目前,国内家电行业出现了一种以“非正常”手段进行扩张的“不道德”行为,导致不少家电企业为此遭受打击和损失。

12月6日至16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家电产业密集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对行业现状进行调查采访。记者先后走访了近10家家电企业,所到之处,几乎所有企业负责人都仿佛有一肚子的苦水。

众厂家为何“炮轰”美的?

12月6日,在广东顺德,家电行业资深人士林先生(化名)向记者大发感慨:“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个别企业的做法,已经严重伤害了行业本身。”

林先生表示,中国家电行业发展很快,一些企业的产业规模和全球销量,已经超过韩国的LG和三星,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日立和夏普,但是却缺乏成为伟大企业的底蕴。“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足以证明,个别企业的‘青帮文化’正在害人害己。”

采访中,从“回购门”到“散发传单诋毁竞争对手”,从“抢人才”到“骗技术”,多家知名或不知名家电企业的诉苦和愤怒,让记者颇感意外和惊讶,看似平静的家电行业背后,真的暗藏着汹涌的暗流?

更让记者震惊的是,这些自诉遭遇不幸的企业们,剑锋所指的那家“个别”企业,竟都是美的。

“以并购的名义”

12月7日,在珠海一家以生产面包机为主的家电企业,其负责人向记者诉说,他们企业差点被一个“美丽的谎言”拖垮。

“我们是生产小家电的企业,主打产品是家庭用面包机,别看我们在国内名气不大,但是,单就面包机而言,我们的销量在全球排首位。这么说吧,在地球上,凡是有面包的国家和地区,就有我们生产的面包机。”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6月,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出口出现下滑,此时,美的分管领导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够并购面包机项目,“当时我有两个想法,首先,由于资金有些棘手,考虑不管怎样,先渡过难关再说,做个第二大股东也不错;其次,我个人和美的老总私交也很好,经常一起打高尔夫球,行业协会里,我们也都是‘主事儿’的,大家经常一起坐坐,吃顿饭什么的,算是老朋友了,所以当时面对这样一个机遇,还是很放心的。”

该负责人说,双方就并购之事达成了口头协议之后,美的向面包机企业派驻了审计人员,在一周的时间里,对面包机核心技术、财务状况、销售渠道、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审计。一周后,美的人员撤离企业,该负责人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正式签约。

“过了一段时间,美的方面忽然来了一个电话,称由于资金出现问题,并购之事暂缓。随后,我们企业的几个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不到半年,美的面包机生产线启动,第一批产品面世……”

他说,后来证实,那些离职的技术人员都转投了美的。

“传单”风波

不久前,家电知名企业格力电器被动地卷入了一起“传单”风波。

12月7日,安徽格力销售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格力遭遇恶意诋毁的事件:“今年10月份以来,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忽然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在城市的街头和家电商场门前,向路人和顾客散发宣传品,宣传品上印的都是关于格力产品质量如何差,事故如何多的文字和图片。”他告诉记者,“内容完全是捏造的。这件事让我们又是震惊又是气愤,这对格力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10月2日,在安徽省六安市商之都广场前,数名年轻人手中拿着两份宣传品向人群散发,一份是美的的产品促销传单,一份就是诋毁格力的传单。”该负责人说,随后格力电器向当地警方报了案,据散发非法传单的安徽某高校一名大学生交待,他是“美的”的“临时促销员”,每人每天散发传单的报酬是50元。

几个大学生主动将散发传单一事作了情况说明和现场指证,并留下了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这就是我们从大学生手里得到的传单。”该负责人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类似小报一样的印刷品让记者看。这是一张8k铜版纸,花花绿绿印满了文字和图片,内容几乎都是说格力空调的产品质量如何差,出了多少事等等,猛一看显得格外耸人听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手段让我们气愤,也可笑,这不该是美的做的事情,这和美的形象不符,很丢人。”

“这样抢人才不仁义”

星星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浙江省台州市,是一家生产冰柜的大型企业,企业于1990年创建,20年来,其拳头产品星星冰柜占有国内60%份额,目前拥有员工数3万人,是台州的支柱型企业。12月8日,在星星电器办公楼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见到了星星电器产品营销的负责人,提起企业的发展,该负责人的语气充满自豪,“我们一直是低调做人,我们不张扬,脚踏实地做实事。星星的最大特点是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我们的员工在这里有归属感,认同感,我们也非常重视员工的生活和薪金待遇,可以说,我们是国内同行业中人才流动最小的企业之一。然而,凡事没有绝对,去年,美的就挖走了我们3个高管。”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春夏,美的有意进入冰柜领域,就给星星电器打电话,希望到企业来参观学习。“我们不仅欣然同意,还在美的参观团来访的当天,在厂区拉上横幅:热烈欢迎美的代表团来我厂参观指导。我们几个领导冒着酷暑陪着客人参观,好烟好茶招待着人家,可是换来的,却是狠狠地挖了我们的墙角。”

该负责人说,美的代表团离开的第三天,有几个外地人就住进了星星电器对面的酒店,并开始拿着星星企业内部的通讯簿,给几乎所有技术人员打电话,以高新为诱饵,劝其跳槽到美的工作。后来虽经星星电器强烈抗议,但是,他们还是挖走了负责新产品开发的研究院研发部门的3名主管。

“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是,前脚我们以诚待客,随后人家就背后下手,这叫什么事啊,如果你是刚起步的小企业,采取这样的手段我们可以理解,也可以容忍,可是,你是代表中国家电形象的知名企业,这样做,太不仗义了。”该负责人一边说,一边不住摇头。

家电行业进入乱战时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面包机厂家已经就“假并购、真窃取”事件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关于“变频空调之争”、“铜芯管”风波、“回购门”事件等一系列以美的为主角的行业风波见诸报端,似乎也验证着家电江湖风声渐紧的传言。

一家生产豆浆机的知名企业告诉记者,在某天下班时间,忽然发现有大巴车停在厂区大门外,美的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站在车门前向下班的工人高喊:高薪招聘技术工人,工资翻倍,待遇从优。一连数日,厂里工人被“忽悠”走了好几十人……

“大到空调核心技术、小到面包机咖啡壶,只要他们没有的,它都会想尽办法(把技术)搞到手,人家有钱啊,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尽管其规模可以比肩LG、三星,但是,其企业文化内涵却是相差千里。远的不说,就国内而言,海尔、格力等品牌就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打造。这一点,他们差远了。”采访中,格兰仕电器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而更多的受访者表示,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一旦一个企业的营销文化从“狼文化”慢慢演变成了“青帮文化”,曾经非常优秀的企业最终会走向何处?因企业文化出现问题而企业垮掉的例子并不罕见。

对于多家家电企业现身“控诉”美的,指责其行为不端,很多人都感意外。公开资料显示,自1980年正式进入家电业以来,美的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1980年代增速为60%,1990年代增速为50%。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超过30%。可以说,在中国消费者中,美的电器早已深入人心。今年12月初,美国福布斯中国品牌十强榜出炉,美的榜上有名。同行对美的“青帮文化”的指责声让外界惊愕甚至不解:“美的”这一知名并享有美誉的电器品牌,真的出现了问题?是什么令美的成为众厂家炮轰的对象?

12月下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联系到了美的家用空调国内事业部副总裁吴文新,吴文新表示,基于职务原因不能接受采访。随后,根据吴文新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找到了美的空调中国营销总部市场总监张治国。张治国表示,希望发来采访公函,否则不接受采访。于是记者根据张治国提供的传真号码发去采访公函。但这之后,记者多次拨打张治国的办公室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记者又以短信等其他方式尝试联系,确认采访事宜,但截至记者发稿之时,美的方面都没有就众厂家的诟病给予任何回应。

市场竞争须规范

大到中央空调、彩电、电冰箱,小到微波炉、电饭煲、电动剃须刀,中国家电产业作为“中国制造”最为核心内容,其产品已占据了国际家电市场的半壁江山。早在2005年,日本人就“惊恐”地发现(日本电气工业协会发表的国际市场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生产的家电产品中,已有6种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位居第1位,共有7种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30%。中国生产的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微波炉、吸尘器和电动剃须刀7种家电产品,在世界62个主要家电消费国家(地区)的市场份额均位居首位。

12月23日,一位资深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是,创新也有创新的法则和底线,尽管从总体看来,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有一种现象却令人担忧,那就是无序竞争和盲目扩张。行业越发展,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会越高,尤其知名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有责任做行业的表率,带动行业进步,而不是一支独大,唯我独尊。”

12月16日,中国家电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呈现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万套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链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力,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正在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包括海尔、TCL、海信、格力、春兰等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树立了较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发展。

“但欣喜的同时,一些存在于行业内部的问题开始频频出现:盲目扩张规模化,圈地建厂造成产能过剩,一些家电领域的产能足以支撑全球的需求量,但市场范围却囤于国内,最突出的就是空调和彩电;产能过剩后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火持续不断,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该工作人员说。

他同时强调,目前,家电企业的利润呈持续下滑趋势,这种走势不免令人担忧,市场环境的成熟,导致个别企业盲目扩张,甚至不择手段,其相关的法规和准则的缺失,有可能导致市场失控,并最终把行业带入一个死胡同,“国家应对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和有力约束,让更多的企业向‘百年老店’坚定迈进。”(崔晓林)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文章:
家电行业进入缓慢复苏阶段 四季度延续增长态势
二季度家电行业利润明显反弹 利润同比升11%
家电行业重点产品研发制造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奥运热促内销反弹 家电行业景气度仍难提升
钢材进入高价格时代?汽车家电行业暂时影响不大
家电行业增速明显回升 利润增速快速反弹[报告]
图片新闻:
中国首个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启动 正与五大洲建14个自贸区
曹操高陵在河南获考古确认 死后寒酸两佳人陪葬(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