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居民投资意愿增强 股市房市车市三大流向 四季度资金或流入储蓄 -创业板搭退出新渠道 保险巨头争设PE公司 招商证券首日仅涨8% -北大称校长推荐制无损落选中学利益 武大回应解聘病危教授事件 -两部委出台部分产能过剩产业用地具体限制 严控用地和强化环评 -中国9月增持$18亿美债 仍为最大债主 金融危机下中国成投资天堂 -中美元首会晤确立共迎全球性挑战新格局 -胡锦涛同奥巴马会谈 多方面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50%白领恐在未来两年通胀中破产 专家提中国经济四大预警 -3季度房地产投资明显加快 流动性泛滥催生泡沫 京房价1/5是泡沫 -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惊人一致 被疑搞价格垄断联盟 明年增收80亿
首页>>政策解读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三、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加速推进长吉图地区一体化进程,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长吉支撑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直接腹地作用,是我国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需要,是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是加强东北亚区域各国合作的需要。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优化空间布局、明确重点任务、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先导区建设。

(一)优化空间布局。

统筹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促进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形成窗口、前沿、腹地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

1.形成分工明确的区域发展格局。

——进一步发挥珲春开放窗口作用。研究赋予珲春更加灵活的边境贸易政策,探索双边、多边合作的有效方式;加快珲春俄、日、韩和香港工业园区建设,增强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实力;推进与毗邻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推进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把珲春开放窗口建设成为集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多种对外合作形式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

——加快提升延龙图开放前沿功能。以总体规划共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发展同构、公共事务同管,推进延龙图城市整合进程,强化长吉腹地与窗口之间的纽带传导功能。加快生产要素集聚,打造先进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旅游及高技术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发挥口岸群优势,扩大经贸合作,建设延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对日、韩、俄科技合作,加快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其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工作。把延龙图建设成为图们江区域重要的物流节点和国际产业合作服务基地。

——强化长吉直接腹地支撑能力。发挥科技、人才、产业优势,打造“长东北”新区和吉林北部工业新区,加快建设长吉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成为图们江区域的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业和科技创新高地、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长吉地区要发挥支撑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直接腹地作用,有选择地将相关配套产业向前沿和窗口地区转移,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对外通道开展国际物流业。

2.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长吉图区域城镇化水平,继续巩固长春和吉林两个特大城市核心地位,加快延龙图组合城市向大城市发展,逐步把珲春打造成为大城市,努力把区域内交通轴线的主要节点城市打造成中等城市,分步推进县城镇升级为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边境贸易、长白山旅游、新能源开发、资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快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促进区域内各类城市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二)加快产业提升。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1.新型工业。

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各类开发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等八大新型工业基地。

汽车产业。进一步支持一汽进入世界级跨国公司行列,不断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生产能力,提高整车国产化率,重点推进百万辆汽车增产、专用车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开发、百户专业化零部件企业集团培育等工程。

石化产业。支持中石油吉化公司积极推进石化产业向原料多元化、产品精深化、产业延伸化发展,建设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突出发展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配套化学品、化纤纺织、生物化工、天然气化工六大产业,推进吉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

农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农畜产品加工要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率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争创全国知名品牌;重点开发长白山林特产品及矿泉水特色资源,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档保健品方向延伸,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电子信息产业。以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龙头,加快提升产业集聚度,培育和发展光显示、激光制造及加工、光电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及半导体器件、软件等六大产业。

冶金建材产业。加强矿产资源整合,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建设新型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基地。规划建设敦化铁矿项目。

装备制造业。以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长春和延边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

生物产业。充分发挥区内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等产业发展优势,实施千亿元医药产业工程。重点建设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吉林生物高技术产业园区、敦化-延吉现代中药产业带,组织实施生物医药、淀粉化工、生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生物产业高技术工程。

新材料产业。依托吉林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长春高新区、吉林经济开发区,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以特种纤维材料、合成树脂与改性材料、合成橡胶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

2.现代服务业。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拓宽产业领域,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商务会展以及金融保险业。

总部经济。借助东北亚博览会平台,依托长春南部新城商务区,建设长春?东北亚国际商务区。要围绕打造东北亚总部基地,积极促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引导省内知名大中企业集团设立研发、采购、营销中心等职能总部。

现代物流业。依托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支持一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构筑长春、珲春为两极,吉林、敦化、延吉为重要物流节点,依托珲春-阿尔山、哈尔滨-大连、东部通道等交通干线,西接内蒙、北连绥芬河及满洲里、南通大连及丹东港,形成双向流动的现代物流网络。积极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在长吉重点建设汽车、石化、农产品、建材、冶金等专业物流园区,在延龙图和珲春重点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物流基地。

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区域内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游、民俗游、冰雪游和边境游为主题,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净月潭森林公园为重点,突出景区升级改造、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高品位旅游景区,深入开发一批吸引力强的知名旅游线路,策划宣传推介一批全国一流的名牌旅游产品,建成融生态、民俗、冰雪于一体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内旅游活动中心,形成特色鲜明的长吉图旅游产业带。

文化创意产业。发挥区域内民族风情和关东历史文化特色,加强文化产业设施和基地建设,打造东北区域动漫及创意产业中心。依托长春、吉林和延边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中力量建设影视、歌舞、汽车文化、出版印刷、艺术品流通、艺术创作、展览等多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服务外包产业。充分发挥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信息产业人才和研发优势,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不断扩大对日、韩服务外包,积极开拓欧美市场。鼓励软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合作,打造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集群。

商务会展业。大力培育会展主体,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健全会展业运行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知名会展企业落户,围绕资源、产业、产品、文化、区位等特色优势,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办成全国著名会展品牌。

金融保险业。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整合区域内金融资源,壮大地方金融实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金融、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拓展国际金融业务,优化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

3.现代农业。

以扩能力、增收入、强基础、保安全、建制度、重民生为总体要求,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灌区改造、沃土培肥、黑土区治理、标准粮田、良种培育和推广、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病虫草鼠害预防、空中云水利用等项目建设,稳步提高区域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畜牧业攻坚战略,推动畜牧业产品、质量、管理、规模全面升级。推进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发展特色水产品生产。实施园艺特产创业计划、棚膜蔬菜建设、人参产业振兴计划、北药现代化基地、林业产业化等特色农业发展工程。

4.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和动力。积极发挥省部合作平台的指导作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瞄准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和方向,针对区域内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和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企业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围绕重点产业和技术优势领域,加强自主创新资源整合,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的产学研内在结合机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批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合作平台或研发中心,把长吉图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型区域。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提升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能力与水平,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共治机制,为推动与相邻省区及东北亚国家的开放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1.交通。

完善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畅通区域对外通道和省际通道为重点,构建南北纵横、东西贯通、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高效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以长春为核心枢纽的哈大客运专线、长吉客运专线、吉林至图们等铁路建设,推进干线扩能改造和连接辽宁、黑龙江两省的省际支线贯通工程。重点建设高速公路及中心城市环线,形成区域高速公路网,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建设。适时开展长春龙嘉机场二期、延吉机场迁建论证工作,统筹研究吉林机场复航改造事宜。

2.水利。

按照确保区域内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生产需要,统筹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及水害防治工作,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防洪抗旱、供水水源、农田水利三大重点工程。加强松花江、图们江等大江大河和重点城市防洪建设并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加强图们江界河防护,全面完成区域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中部引松供水等重点城市水源工程,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地水土保持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大型灌区及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努力提高灌区配套率。

3.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火电、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生物质发电、风电等重大电源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启动珲春电厂三期、敦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努力提高区域内能源自给率。加快大中型现代化煤矿建设。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天然气长输管线,规划建设吉林-延边天然气长输管线。加大煤炭、油页岩等资源的地质勘查,建设汪清、农安等大型油页岩加工基地,做好油页岩尾矿的综合利用。

4.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

加强区域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长吉图区域数字化水平。提升骨干电信传输网络、宽带接入网络建设水平,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促进区域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安全保障数据中心,以及公共数据交换中心,实现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强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5.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原则,积极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加快区域内城镇和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支持区域内九台、蛟河、敦化、和龙、汪清和珲春等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节能环保制度。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体保护、中部黑土地治理工程,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构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生态示范区。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发挥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建立起公正、透明、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设立综合管理机构,强化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重大问题等方面的协调职能。逐步打破区域行政界限,推动延龙图行政管理一体化,加强对珲春市的支持力度,提升管理层次。鼓励区域间、企业间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性封锁,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身改革,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2.完善涉外活动管理规制。

进一步清理修订完善现有政策和各类法规,建立稳定、规范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以及与国际通行做法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创新涉外经济和管理机制,提升和完善涉外管理和服务功能,创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实施出入境管理改革,简化人员出入境手续。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工程,设立快速通关通道,加快推行海关与企业一对一的无纸化通关模式。区域内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检疫,实行直通放行和大企业驻厂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扩大区域内县级及以上政府的投资和贸易管理权限。改革开发区管理体制,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吸引外资特别是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促进图们江地区产业提升。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发改委就"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答问(全文)
国务院批复图们江开发纲要 建长吉图开放先导区
图们江区域开发升为国家战略 中蒙通道建设必行
图片新闻:
山西中阳山体滑坡事故中被埋23人全部遇难(组图)
全球10名儿童获选"国际儿童之星" 中国两位孩子入选(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