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创业板10月23日开市 将严密监控异常交易 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 -中国鼓励外资办航企 支持民间购私用飞机 -国家公务员报考海关最热 多职位合格报名者超千人 可针对性报考 -中国进入数字出版第一方阵 "内容建设"关键 文化交流要细水长流 -22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净利润环比增7成 十大高成长股撩人眼帘 -京CBD东扩可吸纳14万人就业 年均新增1.5万 拟修三有轨电车线 -进口铁矿石库存过亿吨 中钢协称市场秩序混乱 谈判争取中国模式 -美国政府赤字14200亿创纪录 国债总额迫近上限 中国8月小幅减持 -十余律师陷重庆涉黑案 有的涉嫌经济犯罪 重庆人大代表黎强涉黑 -内地累计报告26348例甲流确诊病例 青海1例死亡 中西部防范薄弱
首页>>宏观经济
武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全国十强 政府服务前进9位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0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总部经济是个什么概念?

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由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赵弘首次提出,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是指企业组织结构中承担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全部或其中几种智能的组织机构的统称。

2003年,武昌区率先在武汉全市提出总部经济概念,按照武昌区的标准,总部型企业有3类:国际国内大型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企业、省内生产基地与总部分离的总部企业、武昌本土年税收达1000万元以上且在区外设有3家以上分支机构的总部企业。截至2008年底,武汉市已经拥有3000余家境内外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武汉市总部经济已呈“三足鼎立”之势,发展相对成熟的总部聚集区主要是武昌公司总部区、江汉总部经济区和黄陂盘龙城第一企业社区。记者 吴睿 实习生 黄金斌

总部经济论坛为何垂青武昌?

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前两届在北京举行,第三、四届分别在青岛、南京举行,而第五届选址武汉市武昌区,是有讲究的。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武昌地区拥有武重、武锅等重点工业企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型工业陆续搬迁,为顺应制造业外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趋势,2003年,武昌区在湖北省率先提出了“建设公司总部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决策。长江、东湖、沙湖合抱的5平方公里核心区、长达23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武昌拉开了发展“总部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序幕。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比较超前的。

截至目前,武昌区已集聚各类总部型企业130家,其中,国际国内大企业总部、区域总部81家,省内大中型企业总部41家,在区外有三个以上分支机构的武昌本土企业总部8家。如今,武昌区已逐步形成以洪山广场为核心,以中南路、中北路为主轴,以环沙湖和临江地区为拓展区的公司总部区。本报记者 刘春燕 通讯员 欧新梅

圆桌访谈》》》

总部经济理论“源于”饭桌闲聊

昨日,总部经济理论创始人,武汉武昌区、北京丰台区、广州越秀区三位区长以及上海复地集团、广州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公司老总,齐聚“圆桌访谈”,谈笑间道出总部经济发展轨迹。

主持人:在全球范围内,赵弘是第一位提出“总部经济理论”的专家,听说这个理论的诞生还有一段传奇?

赵弘:总部经济理论概念起源于1996年一次饭桌上的闲聊,当时,我正在山西某市调研,一知名企业老总提出,公司影响力虽大,但却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应该如何解决?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别人的提问无法回答。

1999年,我从山西调到北京,当时的北京制造业在几年之间几乎全部消亡,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期。到了2002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北京工业第一季度增长4.1,而西藏都有4.0,第二季度北京6.1,西藏6.0,第三季度北京9.1,西藏9.0,这一奇怪现象引起北京社科院的关注,并立刻开始设立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北京制造业人才资源丰富、信息技术很发达,但是土地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环境污染条件苛刻,各种配套条件成本都比较高,这种局面让我联想到六年前饭桌上尴尬的一幕,有没有共同的解决方案?

而在当时,在北京,很多企业开始将总部聚集在CBD,这种形态已经显露出来。正在此时,时任北京市丰台区管委会主任的汪洪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写出总部经济的思想来。而当时这一理论在国内外都没有人写,刺激我对这一课题进行专项研究,最终,这一理论正式出炉。

主持人:在座记者请问吴区长,武昌区发展总部经济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志振:第一是要加强规划引导,我们要把土地资源规划好,把最优的地段留给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入驻。第二个我们需要有项目的推动,现在武昌总部核心区有将近50栋写字楼,可用空间大概200万平方米,近期已经开工的写字楼项目也有200万平方米的入驻量,但是入驻率都已经达到90%,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高端写字楼空间满足总部企业入驻。第三个是要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交通和绿化,提供高效高质的政务服务,让引进的高端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干得舒畅、住得舒心。本报记者 刘春燕 陈红霞

来源: 长江商报
   上一页   1   2   3   4  



图片新闻:
中国35个城市总部经济座次排定 京沪穗深列前4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为提名奖获得者颁奖(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