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阶段央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这已是央行近期又一次明确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的前提下进行微调。此前央行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需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而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在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更进一步指出,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央行近期多次提出动态微调,具体而言,就是在坚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前提下,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进行局部调整,这是对形势的把握,体现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应该说是很必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吴庆说。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5月份在上海的一次论坛上较早表达出对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思路。他当时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后将延续,具体操作力度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微调。
此外,央行报告还特别提到,货币政策要根据价格变化进行微调。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将更加关注未来物价上行的变化。
“我们预计三季度后主导物价持续下行的翘尾因素将逐步减轻,四季度同比增幅有望转负为正。此外,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物价快速上涨,货币政策对此应当保持警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也指出,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2009年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未来存在价格上行压力。
经济学家樊纲日前也表示,大量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膨胀值得引起注意,货币政策需要谨慎把握,并需在适当时候做一些微调。
此外,针对央行提出的“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控”的说法,连平指出,央行近期屡屡表示货币政策要注重市场化手段进行微调。这主要是强调信贷调控要采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等市场化手段,而不是倚重行政命令等规模控制手段。
“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供给有三大工具,分别为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在我国,中央银行还会对商业银行采取货币信贷规模控制等行政命令手段。”经济学者张其佐说。
目前来看,公开市场操作已成央行当前货币政策主要仰仗的工具和调控手段。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日前,央行不但重启了一年期票据,还向多家放贷过多的银行发行定向票据,此外央行还不断加大了正回购操作力度,这一系列调控流动性的动作,正是货币政策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思路的体现。
“下半年,考虑到经济虽然明显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固,资产价格有过度上扬的危险,预计央行在货币信贷不再规模控制的同时,将更多通过发行央票、开展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调控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本意。”连平说。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这种方式具有灵活多变、弹性强等特点,而且相比于其他工具,它的力度较轻。”张其佐说。(王宇 姚均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