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结构升级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2008年三季度经济预测及调控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减速和物价上涨,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给未来经济运行增加了变数,但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长期有利因素没有变。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下,预计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经济增速企稳、物价涨幅趋缓的态势,经济结构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仅是周期性调整压力,更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化调整压力为发展动力的唯一出路。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课题组
(点击看大图)
世界经济复杂局面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
时至年中,世界经济形势并未好转,反而困难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国际经济依然不景气将对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次贷风险继续释放,拖累世界经济进一步减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已近一年时间。在人们认为次贷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过去时,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因资金短缺而濒于破产,美国国会不得不通过紧急法案“救市”。次贷危机的风险再次扩散,将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导致美国经济处于衰退的边缘。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增长率为1%,除掉存货增加的拉动,实际经济增长几乎为零。二季度的情况也不乐观:消费需求增长乏力,4月份零售额环比下降0.2%,消费者信心指数由5月的58.1跌至6月的50.4;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5月份新屋开工率下降到年率97.5万套,是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工业生产出现下滑,5月份同比下降0.2%;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失业率由4月份的5%上升为5月份的5.5%。
二是牵连主要经济体GDP增速放缓。美国经济的调整,直接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不同程度地减速。其一,欧元区经济增长减速。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同比增长2.2%,比去年增速降低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增幅连续三个月下降,是经济减速的原因之一。其二,日本经济增长趋势不乐观。今年一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1%,好于预期,但4月以来,受美欧经济减速及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日本无论对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是对亚洲的“新兴特需国”的出口都呈现减速的趋势,二季度设备投资慎重的倾向较明显。多家研究机构预测,二季度日本经济将零增长。
综合世界银行、IMF和OECD等机构对世界经济的预测,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1.2%左右,比去年降低1个百分点,经济处于轻微衰退的边缘。欧元区经济增长1.7%,增长水平大大低于潜在增长率。日本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1%下降为1.5%。发展中国家2008年的增长速度预计从2007年的7.8%下降到6.9%。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普遍减速,将使我国出口需求大幅减弱,对今后两个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
原油、铁矿石和粮食价格快速攀升,全球通胀压力骤然增大。今年以来,受到供需不平衡、游资投机炒作和美元不断贬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由年初的每桶100美元一度飙升至145美元,最高涨幅达到51%;二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再创新高,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和中国宝钢达成协议,2008年粉矿和块矿基准价格分别在2007年的基础上涨价79.88%和96.5%,涨幅远高于预期。三是国际粮食价格飞速上涨。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20.9%、29.0%、80.8%和42.8%;5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期货价格同比涨幅均在60%以上,而大米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90%。
全球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了几乎所有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1%,创下1982年以来最高涨幅;同比上涨5%,是199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6月份,欧元区CPI较同比上涨4%,上半年上涨3.7%,欧元区的通货膨胀水平已经连续九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上限。新兴经济体物价涨幅更高,6月份越南和印度物价分别上涨26.8%和11%,上半年俄罗斯物价上涨8.7%。世界主要经济体物价水平持续走高,通胀压力骤然增大。我国对原油、铁矿石、部分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初级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目前此类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必将加大今后两个季度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推动生产性物价的上涨。
国际金融动荡加剧,新兴国家金融风险较大。美国次贷危机引致对金融创新的信任度下降,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动荡。一方面表现为全球各主要股市连续暴跌,巨额财富急剧缩水。今年上半年,道琼斯指数下跌14%,日经指数下跌11.9%,越南、中国和印度股指分别下跌57%、48%和34%。另一方面表现为全球资金流向发生重大变化。次贷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防止次贷危机拖累经济陷入衰退,纷纷进入降息通道,而新兴市场国家为防范通胀和经济过热多采取加息的货币政策,其结果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和美元的利差不断扩大,大量国际游资涌入新兴市场国家,推动这些国家的货币不断升值。随着次贷危机扩散,国际游资缺乏投资机会,为回避风险及追求利益,大量游资流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推高了石油和粮食的价格。
但是,进入7月份以来,先是美元表现出降息周期基本结束的迹象,接着欧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最近美国政府不断发出“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调整信号,近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已出现反弹。如果美元汇率和利率由降转升,将会引发全球资金流向再次大变动,国际资本将由新兴市场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如果资本流出速度过快将会造成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动荡。前期韩国、越南、泰国、印度以及中国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如果资金流向反转,对这些国家的影响会比较大,越南目前艰难的局势就是最好的例证。一旦与中国相邻的亚洲新兴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波及影响是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