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如何挖掘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是我国明年的一大经济任务,其中农村消费能力的释放更是重中之重,也是总体消费增长的突破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指出,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的增长步伐正在加快,其增速与城市消费增速差距正在缩小。
从农村市场消费增长的绝对数字来看,农村市场有了较大的增长,2001年-2006年农村消费市场平均年增12.23%,高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均增速约7.6个百分点。
分地域来看,今年1月-9月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3331亿元,同比增长16.3%,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0496亿元,增长14.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3个百分点,两者增幅差距由去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到了1.4个百分点。
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远高于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6年已达3.28∶1,收入的绝对差额达8712.5元,这是农村消费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社会消费市场份额中一直徘徊在38%左右的根本原因。
挖掘农村消费能力
王耀认为,要促进农村消费一要改善农村销售环境,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大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创造继个体生产、农村合作社、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新的发展模式,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改变农业自身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目前,不少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农民对商品的消费需求。如缺电缺水、电视信号不强阻碍了家电商品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高的问题;很多乡村尚没有安装广播电视接收装置,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还有很多乡村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造成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困难。
同时,商品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也在制约农民的正常消费,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坑农害农事件屡见不鲜。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曾指出,农村消费市场要解决的就是“买难”和“卖难”的问题,为此,商务部自2005年起就着手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
据悉,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2373家承办企业累计新建和改造农家店近26万家,新建和改造营业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初步构成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双百市场工程”则是每年搞一百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百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以此解决“卖难”的问题,两年多来从中央外贸发展资金共安排了8亿元,支持309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703个项目。
拓宽服务业提升城市消费
“城市消费的瓶颈在于贫富差距的加大。”王耀指出,重新调整收入分配体制将是促进消费乃至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城市低保资金补助力度,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1亿元,覆盖人数由2000年的400多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2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使城镇低收入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但在目前的收入分配体制下,各单位以多种名目来增加本单位的职工收入,由于各部门占有的资源不同,由此产生了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这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郭守中表示,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推动消费市场的细分化。
“富裕阶层的消费上涨空间比较有限,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增长空间尚待挖掘。”王耀说。
对城镇中低收入阶层来说,住房消费是收入支出的主要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助理荆林波指出,目前远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过高的房价已成为阻碍住房消费扩大的最主要因素,控制房价上涨是扩大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关键。同时,还应加强鼓励消费的信贷政策,目前国家政策明确鼓励的贷款消费对象仅有住房和汽车两项,荆林波认为可以适度增加贷款消费的范围。
“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加快高端服务领域准入门槛,既能为更多中低收入者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消费机会,可谓一举两得。”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所副所长杨宜勇对本报记者表示。
王耀也表示,服务业的分工应趋向细分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助于城镇居民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增长,增加消费环节,提升城市整体消费。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积极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改革。相信这些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消费的长远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