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11省9成工业园区环境违法 地方政府媚商 国家力保20%节能目标  -治污成本高达10% 有些省GDP实际零增长 山西痛斩污染GDP -央企考核结果:20企业因安全违规降分 两央企违规炒股炒房被罚 -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将突破8亿 劳动力现拐点 不涨薪难觅劳动力 -证监会:尽快推出符合国情需要的创业板 满足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 -建设部:廉租房2010年覆盖低收入住房难家庭 解决1000万户住房难 -母猪保险8月15日办理 保额千元保户只付12元 将建猪肉储备制度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 工人涨工资须建工资协商机制 -央行透露筹建存款保险公司计划 银行案件责任追究拟建赔罚制度 -发改委部署主要食品价格及收费专项检查
国际原油市场油价大涨 大批投资基金介入炒作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最近几个月,国际原油市场风云再起,油价再次大幅上涨。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油价大幅上涨除了受到全球原油供应紧张、需求增加和部分产油国地缘政治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外,大批投资基金进入原油市场进行炒作以获取利润,成为搅动国际原油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7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8.21美元,超过去年7月14日创下的每桶77.03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8月1日,纽约市场油价盘中一度达到每桶78.77美元,超过去年7月创下的每桶78.40美元的历史最高盘中纪录。在纽约市场油价再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投机因素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全球著名财经信息提供商美国彭博新闻社援引市场分析人士的话说,尽管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求平衡比较脆弱,但总体而言市场并未出现原油供应明显短缺的局面,近来油价大幅上涨难以完全从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关系得到解释,大量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进入原油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是导致近来油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产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7月份,众多投资基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并普遍预期未来油价将继续上涨。

针对油价大幅上涨,多个欧佩克产油国的官员反复强调,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应比较充足,投机等非供求因素才是导致油价高企的“罪魁祸首”。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表示,由于市场有关欧佩克产油国产量不足的担忧被明显夸大,油价比正常水平高7美元左右。

实际上,过去两年多以来,随着油价大幅攀升,大批投资基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逐利活动,这只“投机之手”已成为搅动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重要力量。虽然各界对于投资基金大量入市对过去两年油价高企的影响尚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批投资基金入市客观上使得油价更易发生动荡。

部分市场研究机构推测,目前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从事原油期货炒作的投资基金总额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其控制的原油期货交易合约总量往往以数亿桶计。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27日的一周里,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美国的原油商业库存也不过3.445亿桶。

数额如此庞大的投资基金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必然会对油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投资基金不仅会增加油价的波动性,而且还会“放大”油价的波动性,导致油价由正常的“波动”变为非正常的“动荡”。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大批投资基金之所以能够进入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进行投机活动,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原油供求平衡比较脆弱。投资基金等逐利者趁机入市,搅动油价。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章:
高油价令美国经济处于“危险境地”
国际油价上调压力升级 "油荒"重演已临倒计时?
国际市场油价又见新高 国内成品油市场再告吃紧
国际油价又见新高 国内加油站开始限售甚至囤油
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78美元高位 创历史最高
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78美元高位
民营油商不堪高油价重负 挂牌出售旗下加油站
国际油价逼近历史最高纪录 纽约市场突破77美元
俄拟提高泰纳线对华输油价格 中国拟巨额投资印尼油气能源项目
品质远超输西欧油 俄拟提高泰纳线对华输油价格
油价高烧炼油企业扭亏成果难保 三季度或将再亏损
图片新闻:
杭州钱塘江潮水卷走30多人 22人获救11人失踪
中国极端气候将越来越频繁 7月来发生8起罕见极端气候事件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