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中药材价格涨幅最高达150% 中药企面临双重夹击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药材正常的涨幅应该为每年8%~10%,但今年涨得特别厉害。”广州市药材公司总经理周路山对记者说

原本应该进入淡季的中药材市场,近两个月来却异常红火。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了解到,5月以来,大部分的中药材都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诸如当归等药材的涨幅甚至达到150%以上。而原材料的节节攀升也让中成药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多方面因素推动价格

几天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7.2%,超过了医疗保健类其他各项目。

根据亳州药材市场6月2日发布的5月份以来中药材价格涨幅排行表显示,野菊花在5月中旬的价格为10元/公斤,但目前已经涨到18元/公斤,涨幅达80%;杭菊花从48元/公斤上涨到70元/公斤,涨幅为45.8%;丹参、砂仁等中药材的涨幅都达到20%~30%以上。

而五味子、鸡蛋花、当归等个别品种的中药材,相比去年的价格,都涨了好几倍。

“中药材正常的涨幅应该为每年8%~10%,但今年涨得特别厉害。”广州市药材公司总经理周路山对记者说。

周路山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包括农副产品、化肥、农药等价格都出现了上涨,这些都成了推动中药材涨价的因素。而山西、甘肃等地此前由于干旱,导致当归等中药材品种限产,但对于企业来说使用量并没有变,库存也不多,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便水涨船高。

而人为因素也成了中药材价格走高不容忽视的原因。目前,部分商家趁药材涨价之时,以囤货的方式,将价格拉高,而他们拉升价格的目的不外乎在淡季过后,乘机抛货,甩包袱,谋取利润。

“中药材的市场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只要有人囤货,马上就会推动价格向上走。”一位中成药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企业面临双重压力

中药材价格上涨,直接冲击的是中成药生产企业。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个企业都表示目前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

正清制药集团董事长吴飞驰告诉记者,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其60%~70%的产品都会受到连带影响,利润可能将下降30%。

“今年初,发改委刚对100多种中成药产品进行了降价,而现在成本涨了,产品的价格却不能涨,我们被夹在当中,还暂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吴飞驰无奈地说。

“我们现在的压力非常大,目前只有靠无形资产抵冲药材(价格)上涨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上海雷允上药业有关人士对记者说。

目前,雷允上药业的“雷氏珍菊降压片”刚被评为优质优价产品,而该人士告诉记者,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政府在价格上的优待政策,同时被医院药房广泛接受,“否则,成本压力之下,小企业的产品可能会被淘汰。”

周路山告诉记者,目前尚没有市场调节措施来缓解中药材的上涨。但如果一个药材持续涨价,许多药农都会来种植,而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自然就会下跌,反之则会继续上涨。而这是一个循环,但需要一段时间。(郭艾琳)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洋中药正冲击中国市场 我国仅占5%中药市场份额
中药产业获政策支持 重大战略地位将更突出
国家药监局:10种中药的生产批准文号效力被中止
中国中药出口额将首次突破10亿美元
中医药收费酝酿"变局":提高中医诊费和中药价格
欧洲已经成为中国主要中药出口市场
中国中药出口164个国家与地区 出口总值创新高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