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洋中药正冲击中国市场 我国仅占5%中药市场份额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内有中医药怀疑论者不信任的目光;外有“洋中药”的虎视眈眈,在艰难中前行的我国中药产业让所有人忧心。

“目前国外一些草药企业正从我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运回国内精炼提取制剂后以高价返销‘抢滩’中国市场。”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医药专家司富春委员发出警告,我国中药企业要警惕洋中药的“入侵”。

现状:

我国药企竞争力明显不足

据司富春介绍,国际植物药市场潜力巨大,寻找天然药物,研究使用天然药物已成医药界的一种趋势。目前,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300亿美元。此外,国外中医和针灸热持续升温,采用中医药、针灸、推拿、气功治疗疾病的人数已占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明确规定了中医治疗和针灸治疗的合法资格。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但不能回避的现状却是,目前中医院临床应用中医药的比例明显减少,中医药产品创新不足。由此,出现了中医阵地的严重萎缩和乏人乏术的困境,中医医院和中医人员严重“西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针灸被认为可有可无,中药质量问题严重,中医药产品科技含量低,甚至出现“否定中医”、“取消中医”的言论。

“目前,全世界每年中药贸易额正以10%速度递增,其中日本占80%份额,韩国占10%,而我国仅占5%。同时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欧的一些草药企业从我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运回国内精炼提取制剂后以高价返销‘抢滩’中国市场,‘洋中药’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司富春不无担忧地表示。

应对:

组建超大型中药集团

“‘洋中药’分食中国市场的情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但一直没有引起中药企业的重视。”昨日,从事现代中药的北大维信公司总经理段震文告诉记者。

对此,司富春建议,要改变目前我国中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组建超大型现代中药企业集团。并且,设立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研究专项基金,争取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的科研合作资金支持,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条件和经费。

另外,还要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调整现有科技力量和资源布局,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药创制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设立中医药继承和创新重点研究室和重点临床研究基地,等等。

“中药企业间的并购将会是一种趋势,”段震文表示,“比如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在进军中药业后,一直想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成为中药行业领军者,因为大家都意识到中药企业一旦做大做强,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资深中药专家沈志祥也指出,组建超大型现代中药企业集团确实可以增强我国中药企业的实力,但也需要把握时机,不能盲目行事。因为中药企业往往受到中药材生长的地域限制,所以不同地方的中药企业在生产药品品种上存在很大差异,企业间并购重组前必须考虑日后的业务整合问题,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来源: 北京商报

相关文章:
中国中药出口164个国家与地区 出口总值创新高
欧洲已经成为中国主要中药出口市场
中医药收费酝酿"变局":提高中医诊费和中药价格
中国中药出口额将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国家药监局:10种中药的生产批准文号效力被中止
中药产业获政策支持 重大战略地位将更突出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