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有关要抵制近利主义的呼声发得很是时候。就在5日当天,美国有主流媒体再度以“白宫国会将就对华贸易摊牌”为题发表文章称,由于不满上月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成果,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正在积极准备推出对中国采取报复行动的议案,其中,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和林赛·格雷厄姆今年推出的所谓“改良版”中国汇率案,很可能在国会获得绝对多数通过。
舒默新法案或最终落实
据上述媒体引述来自美国议员和行业高管的消息称,如果支持者们能彼此达成一致,在正在酝酿的对华贸易法案中,至少有定于6月中旬公布的舒默-格雷厄姆新法案很有可能在国会获得通过。
按照美方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去年接近2300亿美元。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特别是国会议员就此认定中国在双边贸易中存在不公平行为,并把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要求中国大幅升值人民币。
最新的消息称,尽管舒默新法案遭到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不少游说组织和政界人士的反对,但鉴于其获得了国会山不少“显赫人物”的支持,该法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据称,蒙大拿州民主党参议员、美国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鲍克斯(Max Baucus)和爱荷华州参议员、财经委员会成员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都支持该法案。
在去年,舒默和格雷厄姆高调推出了一个对华关税报复案,建议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27.5%的进口关税,并采取其他措施,作为对中国“人为低估人民币汇率”的惩罚。不过,由于遭遇众多反对声音,自知理亏的舒默和格雷厄姆也不得不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在亲自到访中国后,两人最终宣布放弃这个荒唐的议案。
不过,今年3月底,心有不甘的舒默和格雷厄姆再度宣布,他们正在起草一份“改良版”的议案,新议案放弃了他们之前提出的征收高额报复关税的“不合法”手段,转而在WTO框架下迫使中国加快汇率升值。
据最新的报道,这份新提案在国会的提名者拒绝置评最新法案,只表示法案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且很难遭到否决。舒默之前声称,他们的新议案很可能在年内获得参众两院的绝对多数票通过,足以令布什享有的总统否决权无效。
据业内人士估计,舒默新法案的内容之一,可能是要求修改美国财政部对于所谓“汇率操纵国家”的认定标准。美国财政部一直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令舒默等少数议员极为不满。假定中国真的被裁定为“汇率操纵国”,最坏的后果可能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到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中美局部贸易战几率增大
从目前来看,任何针对中国的报复议案要想最终成为法律,都不是简单的事情。立法程序上的繁琐暂且不提,单是美国政界和商界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就存在很大的分歧。不过,有关人士还是对国会的强硬措施可能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了担忧。
多次与美国国会打交道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之前就曾撰文称,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列车已经出站”。在最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罗奇再次重申,他依然认为,美国国会很可能在年内通过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法案,并且是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对多数通过,总统没法行使否决权。他认为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60%。
罗奇指出,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报复关税,是否会由此引发贸易战,要取决于中国如何反应。如果中国也同样对美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那么贸易战将不可避免。
而美国国际经济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罗迪(Nicholas Lardy)则认为,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很小。“至少到目前为止,布什政府已成功抵制了不少来自行业和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立法企图。我们可能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诉讼,如知识产权保护,但是不可能演变为全面地针对中国的贸易对抗。”他说。
美企和老百姓最“受伤”
不过,不管结果如何,有一点美方也很清楚,惩罚性法案的通过,将使美中贸易量减少,还会减少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美国公司和消费者都将面临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在纺织品等微利行业。
中国美国商会就一再表示,过于政治化的立法会损害国际贸易制度,影响建设性的对话,最终损害美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整体经济。一旦中美贸易紧张甚至爆发贸易战,美国零售商将蒙受最大的损失。美国进口产品价格的上调和中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都将影响零售商的生意,中国市场的大门也可能不再那么容易对美国企业敞开。
有分析认为,即使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因为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并不大,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则日益紧密。国内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就表示,该集团对美出口仅占总出口量的10%,而对欧洲的出口份额则高达60%。
商务部的一位贸易专家对记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在贸易问题上正陷入“君子困窘”:我们很清楚中美贸易对抗对双方都不利,并且一直在约束自己的举动,但以美国国会的一些强硬派则每每“得寸进尺”,频频叫嚣要制裁中国。
“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放些狠话出来,让这些人真正尝到苦果,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些。”这位专家说,“就连我所认识的一些美资跨国公司的高层也是这么认为。” 本报记者 朱周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