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泛珠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签订1.2万个合作项目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数说亮点

■3年来,粤港进出口总额(含转口)每年净增400多亿美元,去年突破3500亿美元大关。港资服务业加速入粤,截至去年6月底,广东共吸引香港服务业企业4890家,登记注册香港个体工商户1891家,投资金额9342万元,占全国近九成。

■“9+2”各方共同实施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交通、能源、科技等6个专项规划。各方共签合作项目1.2万个,金额逾1.2万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9+2”有关部门和单位共签署了65个专项合作协议、宣言或备忘录,共举办了49次以“泛珠三角”为名的论坛。

百姓视角

■故事一:中西部丰富的蚕桑资源,与广东的人才、资本、管理、市场优势对接。广东省丝绸集团今年以来作为控股方,参与重组了广西和湖南丝绸集团,成为泛珠产业优势互补的最佳范例之一。

■故事二:梁百忍,香港驻粤办主任,在广东工作生活已整整5年。从5年前为推进大珠三角合作组建驻粤办,到去年4月起为推进泛珠合作而将服务拓展至五大省区,梁百忍的工作愈发忙碌。

■故事三:家住长沙的王先生,现在烧饭用的是四川的天然气,可随时买到零关税的香港产品,去年全家还去香港旅游了一次……这都得益于泛珠合作。两个月后,第四届泛珠论坛将在长沙举行。

记者看点

■从“大珠三角”到“泛珠三角”,短短3年内,南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便取得了丰硕成果,推进之快、影响之大,令人赞叹。

■目前,泛珠合作内容已从经贸项目迈向更深层次,合作驱动力由起初的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变成由共同利益切入,实现“共赢”。

泛珠合作走活“9+2”发展大棋局

2003年下半年,“大珠三角”合作在CEPA签署的契机下进入历史上最好发展阶段,“泛珠三角”更是随即横空出世,从提出设想到进入实施不到半年时间。以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9+2”各方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泛珠三角合作自此拉开宏伟大幕。

短短三年时间,多方的努力换来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七大成果:一是搭建了论坛和洽谈会两大合作平台,前三届洽谈会项目签约数超过1.2万个,总金额超过1.2万亿元;二是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三是编制和实施了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推进了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建设;六是丰富和拓展了合作领域;七是区域合作影响进一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合作涉及领域17个,各部门和单位共签署了65个专项合作协议、宣言或备忘录,形成了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短短三年,从大珠三角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更给“9+2”各方的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压咸补淡为百姓送来“救命水”、“及时电”助粤度炎夏……

今年6月8日,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合作洽谈会将在湖南长沙开幕,对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人们仍满怀期待。

来源: 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携手推进泛珠文化建设 粤桂首创广播合作模式
建省际间农民工维权平台 泛珠省际工会加强合作
深化泛珠区域人才合作 共建人才资源配置平台
泛珠三角合作三年成果
2006年泛珠区域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泛珠2006年从东盟进口呈现加速势头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