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每年都在涨,都习惯了。10年前买一担白菜的钱,现在恐怕只能买到一两棵。”
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 2005年的38.2%。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
在北京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的田先生在去年年底升了职加了薪,不过他并不打算在今年兑现许诺给妻子的欧洲之旅。在他心里,还有更要紧的花钱的地方:“我计划在今年内还完车贷,10年内还完房贷,欠着几十万元过日子,让人直不起腰、喘不过气儿。”尽管儿子刚满两岁,他已经设立了专门的户头给小宝贝攒学费:“我要让我儿子从小受最好的教育,现在连上好幼儿园都要交几万元。欧洲呀,估计得头发白了再考虑喽。”
荷包慢慢鼓起来,日子却过得紧紧巴巴,很多人都和田先生一样,觉得现在这钱花得是越来越抠门儿了。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调查(3568人参加)显示,在回答“你估计自己今年哪些支出会比去年增加”时,选择“日常开销”的人最多,占了63.7%。
田先生认为这一点儿都不奇怪。“物价每年都在涨,通货膨胀嘛,都习惯了。10年前买一担白菜的钱,现在恐怕只能买到一两棵。”不过,让他困惑和郁闷的是,在父辈身上并没怎么费劲的事,比如住房、看病、抚养子女,如今怎么会让这么多人疲于奔命。
本次调查中,租房买房(51.9%)、交通费用(49.7%)、抚养子女(46.8%)和看病吃药(36.1%)也被不少人视为今年的花费大头。
尽管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旨在遏制不断攀升的房价,但效果并不明显。田先生所在小区的房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涨了近3000元。另据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了病不去医院,老百姓在无法承受高额医疗费的情况下,只能忍受病痛煎熬。而教育开支也是让很多家庭头痛的事,与不菲的择校费、莫名其妙的乱收费比起来,学费只不过是个小零头。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专门从事消费研究的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宁分析,排在前面的这几项都是年轻人被迫要花的,也就是被动消费。被动消费挤占主动消费,反映出现代年轻人的压力比45岁以上的人大了很多,比如年轻人要结婚要买房子,这可能是最大一笔开销。
调查中,愿意在服装服饰、学习进修、休闲娱乐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受访者,年龄相对年轻,多为未婚状态,生活负担不大。
王珊是朋友圈里有名的女葛朗台。工作8年的她,已经买了一套一居室,还有二十几万元的存款,可就算逛街逛到脚发软,她都坚持要坐公交车回家。她最大的爱好是每天睡觉前把存折拿出来数一遍。王珊说:“我们单位现在还算稳定,收入也不错,但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现在要是不攒钱,老了、病了,谁管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有专家预计,2006年很可能会低于50%,再创历史新低。而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连年增长的城镇居民存款数额。
对此,王宁教授说,按说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和信心与45岁以上的人相比应该更强,但目前,他们的消费信心受到了限制。他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相对较低,而对未来的支出预期又相对较高,这导致一部分年轻人有钱也舍不得花。
他分析,尽管国家通过降低利率、收利息税等方式,刺激居民消费,可大家还是在一个劲儿地存钱,多年来居民存款一直增长。“有人说老百姓的消费是不理性的,这是错的,老百姓非常理性。居民的消费信心其实是由政策决定的,目前房价连年飙升,医疗体制改革的争议还存在,即使年轻人自己不生病,也要为父母攒钱看病,还有择校费、学费的增长等,都会抑制居民的消费信心。如果要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一定要从国家政策入手,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才能让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落实在老百姓身上。” (张凌)
|